開封府牧張叔夜聞聽提轄王江的報告後,心中甚是疑慮,遂乘坐轎子,在提轄王江率領的兵士及開封府衙役們的擁簇下,於紛紛亂亂的行人中,一路急行,前往小御街杏花樓,去檢視情況。

張叔夜乘坐轎子來到杏花樓前,轎伕們放下轎子,張叔夜從轎子上下來,抬頭看杏花樓,三個瘦金體的‘杏花樓’字型映入張叔夜眼中,張叔夜感到特別親切。平常的時候,太上皇沒少給張叔夜賜字,張叔夜對瘦金體極為熟悉,倍感親切。

一衙役登上臺階,向內通報到:“開封府牧張大人前來拜訪明妃娘娘。”

杏花樓內,李師師聞聽到開封府牧張叔夜前來拜訪,忙讓燕青躲至屏障後面,然後在李媽媽及幾位丫鬟的擁簇下,迎出樓來。

張叔夜見李師師出來,慌忙施禮,口中稱道:“開封府牧張叔夜拜見明妃娘娘。”李師師也向張叔夜還禮,口中說道:“妾身不知府牧大人到來,有失遠迎。”

張叔夜又向李師師一拜,說道:“是下官冒昧造訪。”

李師師道:“府牧大人請進。”

張叔夜道:“明妃娘娘請。”

李師師恭讓著張叔夜進樓。張叔夜一邊謙讓著,一邊回首,對王江說道:“王提轄隨俺進樓,其他軍士衙役就地待命,不得攪擾了明妃娘娘。”

隨即,張叔夜在李師師的恭讓下,進入了杏花樓中。

進了樓,李師師讓著張叔夜往太師椅上坐。張叔夜謙讓道:“明妃娘娘面前,下官如何敢高坐?明妃娘娘請上坐。”

李師師遂坐在了太師椅上。張叔夜於堂中椅子上就坐,旁邊站著提轄王江。

坐定後,張叔夜雙手抱拳,望李師師一拜,說道:“明妃娘娘在上。太上皇亳州進香,明妃娘娘未一同前往,下官得知這個情況,心中甚是焦慮。目今,金兵犯境,逼進京師,城中多有混亂,下官恐明妃娘娘被攪擾,特派兵士保衛。明妃娘娘在上,下官作為開封府牧,若未能保護好明妃娘娘,則多有罪過,還望明妃娘娘恕罪。”

李師師淡淡一笑,輕啟朱唇,說道:“張府牧過謙了,已有御林軍部署在周邊,妾身並未受到侵擾。”

“那就好。”張叔夜道:“據王提轄稟報,明妃娘娘府中有太上皇賜封的侍衛官,專門負責保護明妃娘娘的安全。實告明妃娘娘,太上皇對臣甚是高待,常召臣入宮,相商政事。臣與太上皇交往甚廣,太上皇那裡,臣從未聽說賜封侍衛官保護明妃娘娘一事。明妃娘娘,太上皇待臣甚厚,對臣來講,明妃娘娘的安危大於天,不可有絲毫閃失,故此,臣冒昧一問,還望明妃娘娘見諒。”

張叔夜如此一問,李師師不好再隱瞞了,便回首對著屏障說道:“小乙,你出來吧,快快拜見開封府張大人。”

衙役通報開封府牧張叔夜前來拜見時,李師師並不知道張叔夜是專門來查訪侍衛一事的,遂讓燕青藏於屏障後,等張叔夜走後再出來。不曾想,張叔夜直接問起侍衛官的事情,李師師便不好再隱瞞了,便讓藏在屏障後面的燕青出來。

其實,張叔夜進到杏花樓時,燕青便認出來了,這個開封府牧乃是前濟州知府張叔夜。當初,梁山好漢欲讓朝廷招安,想過許多辦法,走過許多門路,包括走李師師的門路,也包括走濟州知府張叔夜的門路。梁山好漢被朝廷招安,便是在濟州知府張叔夜、殿前太尉宿元景及李師師等人共同運作下促成的。招安前夕,濟州知府張叔夜專門設宴招待過樑山好漢。招安後,宋江率梁山好漢南征方臘,張叔夜是招討使,專門負責接收城池,撫慰軍民。因燕青為人乖巧,宋江幾次派燕青與張叔夜對接,故此,燕青與張叔夜之間關係熟稔。

現在,聽到李師師讓他出去,拜見開封府牧張叔夜,燕青慌忙從屏障後出來,撲通一下,跪伏於地,望張叔夜便叩首。

猛然間從屏障後出來一漢子,跪地便叩首,把張叔夜嚇了一跳,驚得站起身子。

燕青叩首畢,抬起頭來,望著張叔夜說道:“大人啊!俺乃梁山燕青。”

吃驚之餘,張叔夜也認出來了,跪在地上給自己叩首的漢子,乃是梁山上排名第三十六位的好漢、天巧星浪子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