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時,宋軍探子回報,軍使邵立寶被殺,首級被掛於良鄉遼軍陣前高杆上。劉延慶聞聽道這個情況後,氣得暴跳如雷,當即命令鎮北兵馬,進攻良鄉,奪取幽州。
傳令官隨即傳達命令去了。
隨即,劉延慶召前軍副先鋒使高藥師,速來中軍大帳,以商討征剿良鄉兩軍的戰事。
高藥師聞令,急忙來到劉延慶的先鋒使大帳。
高藥師進入劉延慶指揮使大帳,與劉延慶見禮。劉延慶道:“無需多禮,快快請坐,俺倆商量下明天的戰事。”
高藥師彎腰答道:“末將遵令!”隨即坐於一旁。
兩個人隨即就明日戰事商量起來。
“高副指揮使,邵將軍受令出使契丹,被契丹給殺了,首級懸掛於陣前高杆上,這個情況你知道否?”
“實告指揮使,這個情況末將尚不知曉。”
“昨日,俺派邵將軍出使遼軍。今日一大早,邵將軍遵令便去了遼軍,卻被遼軍給殺了。有道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遼軍殺了邵將軍,乃是給我們顏色看,由此看來,我軍和契丹之間和平解決問題,是不可能了,如此一來,兩軍只有在戰場上分個高低了。以副先鋒使之見,我軍將如何攻打遼軍軍陣?”
“指揮使,以末將之見,我軍當集結兵力,整體推進,不使遼軍有機可乘,我軍則可以絕對優勢兵力,聚殲遼軍。先鋒使,即使我軍達不到聚而殲之的戰略目的,也足以擊潰遼軍,使其首尾不顧,我軍乘勝追擊,直抵燕京城下,圍城困之,燕京可下也!”
劉延慶聞言大喜,高聲說道:“如此最好!明日一早,副指揮使統率大軍,率先進擊,俺率中軍緊跟其後,咱們前後兩軍,緊密結合,整體推進,摧毀遼軍軍陣,以大獲全勝。”
高藥師高聲答道:“末將遵令!”
兩人商量好明日戰事後,高藥師告辭離去.
當天夜裡,距白溝不遠的良鄉,遼軍中軍大帳中,遼國宰相蕭幹、燕京防衛副使、大將韓斡也在商量著迎戰宋軍的策略。
自從蕭普賢女斬了宋軍軍使邵立寶的頭顱,並將其掛於陣前高杆上之後,蕭乾和韓斡心裡就非常清楚了,遼軍和和宋軍之間的大戰,除了硬對硬的進行外,別無他途了。作為大將的韓斡心裡更清楚,就目前形勢而言,宋軍具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此番北來,奪取燕京,志在必得。韓斡心裡還清楚,宋軍之所以沒有直接進攻,而是派出派出軍使前來勸降,乃是不想與遼軍面對面廝殺,只想恐嚇遼軍繳械投降,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套對遼軍來講,顯然行不通。現在,宋軍統帥見邵立寶被殺,知道遼軍並無單方面講和之意,必然會全力進攻,以達到聚殲或擊潰遼軍目的;所以,遼軍必須有相應的對策,以瓦解宋軍的進攻。
韓斡沉思了良久後,向蕭幹提議道:“蕭宰相,在迎對宋軍的進攻上,我軍當讓開正面,只留少量兵馬做抵抗,以引誘宋軍,儘可能拉長宋軍戰線,而將我軍大量兵馬部署在宋軍進攻沿途兩側,以5000兵馬為一個衝擊方隊,乘宋軍向前挺進時,從側面衝殺,截斷宋軍,然後前軍再返頭攻擊,對宋軍形成三面圍攻之態勢,宋軍必然恐慌,除了撤退,別無他途,我軍則乘勢追殺。”
蕭幹聽了韓斡的提議,覺得甚好,遂對韓斡說道:“防衛使此計甚好,只管安排部署便是,本監軍完全支援。”
韓斡道:“既是蕭宰相也同意此方略,明日時,俺率兩萬兵馬,埋伏於沿途以南。宰相大人率兩萬人馬,埋伏在沿途以北。另派先鋒大將蕭世裡率一萬兵馬,從正面迎對並引誘宋軍,待宋軍進入我軍埋伏後,以響炮為號,三路軍馬一同殺出,我軍必勝也。”
韓斡之所以對戰勝宋軍有把握,是因為宋軍已經許久沒打仗了,宋朝修建和部署在北方軍事工事都棄之不用了,而且存在虛報兵員數量,從中騙取朝廷的銀子的的現象;宋軍真正能打仗的兵馬並不多。這個情況,韓斡已經提前掌握了,所以面對人數遠多於遼軍的宋軍,韓斡心裡並不害怕,而且有信心戰勝宋軍。唯一讓韓斡擔心的倒是投降了宋軍的高藥師部。因為高藥師的常勝軍能打仗,而且熟悉契丹人的打法。
在謀劃好全域性戰事策略後,蕭幹、韓斡召集眾將開會,將具體打法安排了下去。
遼將受令,按照蕭幹、韓斡的部署,排兵佈陣去了。
第二日一大早,高藥師統帥五萬宋軍,率先來攻。劉延慶統率十萬兵馬,緊隨其後。宋軍刀槍林立,旌旗蔽日,戰鼓震天,聲勢浩大。
良鄉遼軍陣中,衝出一支兵馬,迎著宋軍而來。
高藥師見狀,轉首問道:“哪位將軍戰第一場?”高藥師的話音未落,旁邊便衝出一員大將來,高聲喊道:“我來戰第一場!”高藥師轉首去看,見是常勝軍團練使甄五臣。那甄五臣喊畢,策馬迎了上去,和遼將大戰起來。
來的遼將,正是大將蕭世裡。蕭世裡與甄五臣大戰了五個回合,大聲喊道:“阿呀!厲害,俺戰你不過!”喊畢,拉轉馬頭便跑。
蕭世裡馬後,遼軍兵馬也是驚慌失措,往後敗退。
高藥師見狀,高舉起手中長槍,大聲喊道:“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