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善慶來汴京前,金國對金宋兩國結盟抱有極大期待,希望能和南朝上國成為盟國,共同對付遼國。
為此,完顏阿骨打曾單獨召見李善慶,專門交代其此次出使宋國,一定要與宋國君臣好好協商,最好是能協商出個結果來。在協商的具體地方的歸屬上,完顏阿骨打交代李善慶道:“假若宋國問到具體地方的歸屬時,切莫直接答應幽燕十六州的歸屬,以誰打下來的地方歸誰為原則。”
那時候,完顏阿骨打心目中,宋國乃是強盛大國,假若聯盟的話,估計許多地方會被宋國攻下,故此有如上安排,以鼓動宋國攻擊遼國。
現在,李善慶閒居汴梁,在金宋聯盟,共行伐遼之事上,沒有一點進展。
其間,李善慶雖然被童貫接見了一次,但在談雙方具體結盟內容時,童貫閃爍其詞,也沒談出個具體結果來。馬政倒是又來了幾次,但在具體合作事宜上,沒有任何說法。李善慶心裡免不了焦躁。稍微讓李善慶感到欣慰的是,馬政所言結盟之事,的確是宋朝朝廷的意見,馬政也的確是代表朝廷去金國的。
坐在驛館裡,李善慶思索再三,決定去拜訪宋國太宰王黼及宰相蔡京,以便從中掌握更多的情況,好推動金宋聯盟之事,不負大皇帝完顏阿骨打的重託。
李善慶心裡非常清楚,現在宋國的事情,主要是蔡京、童貫、王黼三人在做主。於是,李善慶整理一番後,出了驛館,首先來到了王黼府上。
王黼見李善慶來訪,趕忙招呼著李善慶入座。下人進來,上了茶後,退了出去。
因為是拜會王黼,所以,李善慶態度甚是謙卑,在稱呼上也客氣了許多。
李善慶待其他人退出客廳後,望王黼一拜,然後說道:“太傅大人,善慶受我國大皇帝委派,隨貴國武義大夫馬政前來貴國,商議金宋聯盟,共行伐遼之事。目今,善慶至汴梁已十多日,貴國之態度,全不似貴國武義大夫馬政在我國時所言的那樣,不知貴國究竟是什麼意思?善慶想請教一二,請太傅大人實告,善慶也好回報我國大皇帝。”
王黼聞言道:“與你國結盟,聯合克遼,乃是我朝既定方針,這個絕無含糊,畢竟我們和女真具有良好的友誼,而與遼人有著疆土之仇。我朝的意思,約定具體時間,你國由東北往西南打,我朝由南往北打,兩國共行伐遼,我朝收回後晉時陷於契丹的舊地,你國也可報了長久怨恨。”
李善慶見說,心裡暗喜,說道:“太傅大人此言,善慶聞之欣慰,與馬政在我國大皇帝面前說的情況,基本接近,我可將此理解為貴國的官方意見;既是如此,太傅可否引薦善慶,覲見上國天子?”
王黼見說,笑道:“貴使先莫急。關於我朝軍事事宜,皆由童樞密負責;對外事宜,則由我朝宰相蔡太師負責。關於宋金結盟,共行伐遼之事,你當先行拜訪童樞密與蔡太師,待議定具體方略後,再覲見我朝天子。本官覺得,貴使現在覲見我國天子,為時尚早,沒有實質意義。”
李善慶如實答道:“太傅大人,前幾日,童樞密已招見善慶,然童樞密言語閃忽,沒有確定之語,只是讓我國拿出具體方案來。太傅也知道,金宋結盟,乃是貴國首倡,故此,貴國應先有個方案才是。”
王黼道:“貴使有所不知,關於宋金結盟,童樞密不便說出具體方略,這個還得由蔡太師定奪;所以,若成此事,你當去訪問蔡太師,由蔡太師給出具體答覆,到時候便可覲見俺朝天子,由俺朝天子指定特使,再去你國,簽訂具體聯盟條約。”
李善慶聞言,忙起身離座,給王黼行了禮,說道:“深謝王太傅指教,我這就去拜訪蔡太師。”
說畢,李善慶起身告辭。
王黼送李善慶至門口,交代李善慶道:“貴使拜訪蔡太師及童樞密後,有甚情況,當向本官反饋,本官也好隨時出面協調,並上報我朝天子,以免雙方造成誤解,致使結盟之事不成。”
李善慶不明白王黼有此交代的意思,隨口答道:“如有情況,善慶即向太傅大人稟報。”
李善慶隨即離開王黼府上,去宰相府拜訪蔡京。
其實,王黼之所以想知道李善慶拜訪蔡京、童貫後的情況,是想找到蔡京的把柄,好向徽宗皇帝進言,罷免蔡京,自己去擔任宰相職務。
對蔡京,王黼心裡還是清楚的。王黼知道,蔡京表面上支援聯金滅遼,實際上是不想得罪童貫及聖上,在私下裡的交談中,蔡京一定會說出真實想法來,到那時候,俺再到聖上面前,參奏蔡京一本,激怒聖上,使聖上將蔡京的宰相職務給罷免了,委任俺來充任宰相。
也是蔡京該是被第三次罷相,也是蔡京、王黼、童貫之流該是輪流禍害朝政,故此,在李善慶拜訪蔡京時,蔡京見是私下場所,遂說了些世故的話,全不和朝廷上說得話相同,惹得徽宗皇帝不高興,第三次罷了蔡京的宰相之職,啟用王黼為宰相,結果在王黼的積極支援下,海上之盟得以簽訂,南方的方臘也被逼起義。
當時,李善慶離開王黼府上後,隨即去拜訪宰相蔡京。
蔡京有盛名,才情為天下所聞。故此,李善慶是懷著崇拜之情,去拜訪蔡京的。
李善慶來到蔡京宰相府府門前,要求拜見蔡京。蔡京府門前守衛問清李善慶身份後,將情況通報給蔡京。蔡京聞報,得知是金使來見,遂叫守衛引著李善慶進來。
時,蔡京七十五六歲,已成老態龍鍾之狀,披著衣服,抖抖嗖嗖地,來到大堂,接見李善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