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才混亂的時候,蔡太師已經在梁中書陪同下進去喝茶去了,此刻才重新回到場中。

他先把目光往武松的座椅上望去,發現座椅空了沒有人,不如吃了一驚。

環顧四周,也沒找到武松的下落,頓時焦急起來。

這時,幾個侍衛飛快地跑了躬身稟報說道:“啟稟太師,越王駕到。”

蔡太師大吃了一驚。

越王趙偲是先帝宋神宗最小的兒子,也是當今皇帝宋徽宗的親弟弟,喜歡書法,擅長丹青,沒想到他居然能跑到大名府來了。

也許他是衝著這場詩會來的,畢竟大名府僅次於東京汴梁,在這人才聚集,越王又特別喜歡結交文人默客,幾次到大名府來。

蔡京趕緊帶著梁中書等人急匆匆的出來迎接。

老遠便看到越王騎著馬,風塵僕僕,後面帶著一隊親兵,來到近前翻身下馬,蔡太師等人急忙躬身施禮。

越王大笑說道:“不請自來,還請恕罪。”

蔡太師馬上說道:“老臣不知越王駕到,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有什麼恕罪的?本王又沒跟你說今天要來,本王知道今天大名府有詩會,正好本王在附近公幹,一時興起便轉了個道來瞧瞧,怎麼樣?還沒有結束吧?”

蔡太師趕緊躬身說道:“沒有。”

“那我瞧瞧,你們大名府書法很厲害的,新科前三甲的書法就很不錯。”

秦華軒三人聽到這話,頓時全身沸騰。

心想就算得罪了知府梁中書,甚至得罪了蔡京都不太重要了,有越王賞識,什麼都不用在乎了。

三人心頭立刻變便升騰起了無限的希望,微微抬頭看一眼掛在竹竿上各自的詩作書法,心頭都掂量著自己的作品這一次有沒有可能能夠讓越王垂青。

越王揮了揮手,說道:“諸卿請各自回坐,本王來看看,若是點評有不當之處,還請見諒。”

一眾文人墨客無不激動的熱淚盈眶,王爺高高在上,卻如此平易近人,說話很和藹,實在是意想不到,對王越王便多了幾分親近。

在最前面的盧秋萍,心頭感慨的同時又很惱怒武松,這麼重要的人物駕到他居然不見了,不知跑哪去了?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若是這時候能得到越王點評幾句,那是一輩子的榮幸和驕傲,可偏偏這傻大個居然跑了。

越王揹著手,在蔡京和梁中書的陪同下,緩步從一排排的作品之前走過,打量一下,點點頭卻不說話。

當他走到秦華軒的書法作品前站住了,指著這幅字對蔡太師說道:“這確實不錯,寫的很有氣勢,儼然已經有半個宗師的風範了。”

下面的秦華軒激動的整個人都在發抖,熱淚盈眶,這是要飛黃騰達騰達的節奏,錦繡前程就在眼前。

接著他又在莫偉學、文益誠和韓博書的大弟子毛崇貴幾個人書法面前站住了,也都點點頭誇讚了幾句,這三個人同樣激動不已。

他一直把整個全都看了一遍。

看到末尾,他突然停住了,腦海中閃過一幅幅的字,最後定格在某一幅字上面,他總覺得好像漏了什,可是又不知道到底了什漏了什麼。

蔡京和梁中書都相互望著,見越王突然不說了,似乎在想什麼事情,也不敢驚動,一臉謙恭的望著他,等著他往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