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顧湘想多了。

“衙門裡有公務,你爹回衙門了。”

看著惴惴的顧湘,劉氏好笑道,然後拿手點了點她的腦門,“你也是,既然怕你爹生氣,那你還時不時的惹他生氣!”

顧湘撇嘴,“我又不是故意的,誰讓他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訓我的……”

霍窈在旁邊笑眯眯地補充:“顧湘說,她也是要面子的。”

劉氏和喬氏逗得哈哈大笑,“都知道要面子了,看來咱們湘兒也不是完全沒有長進嗎。”

喬氏頗為贊同的點頭,同劉氏說:“這都是霍窈的功勞,不是說,跟什麼樣的人結交,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嗎。”

霍窈有些好笑,這種事也能算到她頭上?

結果劉氏還真十分贊同。

霍窈:“……”

至於顧湘,她早就習慣了,一開始還是會有些吃味的,畢竟在霍窈出現之前,爹,大娘,還有娘,包括下人,都是圍著她打轉的,突然從萬眾矚目變成陪襯,這其中落差的滋味,不經歷過,是不會理解的。

曾經,她對霍窈有過晦澀的嫉妒,以及排斥,直到在寧陽郡,在最絕望之際,是霍窈出現救了她。

當時她就特別的不好意思,後來又見霍窈並不曾試圖搶走過什麼,突然間,她也就慢慢釋懷了。

當然,也是因為她娘與她剝心的談過。

她娘說,爹和大娘縱然再喜歡霍窈,霍窈也始終姓霍,而不是姓顧,畢竟無論如何,她才是爹的親生女兒。

娘說的在理,她聽進去了,也放在心上了。

後來果然再看霍窈,就覺得順眼多了。

當然,她娘還說,別看霍窈現在身份不值一提,但聰明的女人,永遠都不會虧待自己,這樣的人,說不定日後,用得上。

她孃的這番話,太過於趨向利益化,她雖然嫉妒霍窈,但從未利用過她,所以,有些話,她基本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冒了。

現在,她是真把霍窈當成了自己人,看做自己的妹妹。

故而吃味什麼的,也就不存在了。

吃過晚飯,顧湘就把白天的戰利品拿出來讓劉氏和喬氏看,期間劉氏問霍窈:“唐家送來的那些東西,可要幫你退回去?”

霍窈無辜道:“為什麼要退回去?”

“這……”劉氏倒是一時間被霍窈給問住了,正當她思索著怎麼回應之際,就聽霍窈又道:“唐家想化干戈為玉帛,那是唐家的想法,不是乾爹和您的想法,別人的想法我們控制不了,但只要我們不受影響,管別人怎麼想。”

劉氏一臉若有所思,靜待霍窈說下去。

果然她接著說:“無論唐家還是褚雪蓮,讓他們出點血也不為過,送上門的東西,為什麼不要,又不花銀子。”

劉氏聽明白了,就是說,送來的東西要,但化干戈為玉帛嘛,那是唐家單方面的。

唐家之所以腆著臉上門,無非就是有利所圖,只要他們不讓他圖就是了。

至於送來的東西嗎,就當是他們過去對顧家和對霍家,一點小小的補償。

劉氏仰頭笑了起來,心頭因為唐家上門的陰霾,這一刻徹底消散了,當即還大聲吩咐下去:“日後唐家再來人,不論送什麼東西,你們就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