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只恨生在帝王家 第四十二章 君與臣、父與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見過父皇/陛下!”踏入御書房,楚義心、夏衍晤、凰羽三人向為首側臥於龍椅中的楚禮淵躬身行禮。
“眾愛卿免禮。”揉了揉大夢初醒倦意尚存的雙眼,理了理有些凌亂的龍袍,楚禮淵看向夏衍晤說道:“夏大人,我召見諸位所要商議之事你跟他們都說了吧?”
“稟陛下,已如實相告。”
楚禮淵看了凰羽一言,隨即對著夏衍晤說道:“當下的情況諸位已然知曉,御醫報來義王傷重,依目前的情形,暫不確定何時能醒過來,但眼下秋獵在即,若是義王不能及時醒來掌控局勢,怕是要馬上做出新的部署,以免誤了大事!”
聞言夏衍晤回覆道:“稟陛下,此事關係重大,依常理重新安排部署確實應當,但眼下中秋狩獵日近,臨陣易帥,再重新另做部署,時間上來不及,臣覺得不宜做變動,此來前,路上我和凰大人有過商議,義王事前部署周密,且一切都做了安排,陛下不妨聽聽凰大人怎麼說。”
“哦,不知義王如何安排的?”
凰羽見楚禮淵側目向自己應聲道:“稟陛下,義王此前曾多臣說過,若情勢有變,他無法控制全域性的時候,可暫時成立一個由大皇子殿下、夏大人及我組成一個三人小組,共同完成這中秋狩獵護衛一事,其中以左相夏大人為首,臣與大皇子殿下為輔。”
“為何?”
“稟陛下,臣跟隨義王日久,且此次護衛一事義王令臣來一力主持,義王則從旁指點、監督,根據當前的情況,臣不敢斷言滴水不漏、萬無一失,但基本屬於掌控之內,只是臣畢竟年紀尚淺,且乃是一女流,沒有義王在前面鼎力支援,怕是容易令群臣有所非議,難以服眾;而左相夏大人乃是文臣之首,朝中文武盡皆拜服,若有夏大人擔此重任,則免了群臣的揣測和疑慮,我等亦少了不少掣肘;而大皇子初到帝都,與帝都皇親貴胄、各級文武官吏交往甚少,屆時若有大皇子帥軍護於外側,自然是能夠令的一些不請自來,想趁機參加此次盛會的皇親貴胄、富商巨賈之人望而卻步,降低人員繁雜可能引起的風險,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聞言楚禮淵不禁點頭以示認同,隨即看向夏衍晤、楚義心問道:“夏大人,你們以為如何?”
夏衍晤回道:“臣以為義王考慮周全,如此安排甚為妥當,臣雖不知兵,但此番不過是落個閒差,承蒙義王相薦,定然全力以赴,協助大皇子和凰大人完成此次重任。”言畢微不可查地向楚義心點了點頭。
楚義心當然明白夏衍晤的示意乃是何意了,旁人或許不知,或是對楚禮淵、楚義心父子之間的關係知之甚少,但作為幾年前楚禮淵朝堂第一人的夏衍晤,當然知道此刻御書房內父子二人的關係,未免節外生枝,故有此一舉,待楚禮淵眼神示問時,當下答道:“謝陛下!承蒙諸位信任舉薦,臣願擔此重任。”
一句尊稱“陛下”,一句自稱“臣”!楚義心言簡意賅,但楚禮淵卻難免心生波瀾,楚義心是他的長子,亦是名副其實的大皇子,按理當如其他諸位皇子、公主一般稱自己為“父皇”,自稱“兒臣”,此刻楚禮淵難免有些苦澀,若非楚禮淵十多年前的外遣楚義心於封地一舉,以致二人生疏至此,楚禮淵心裡不禁萌生淡淡的悔意,先有七公主楚玉顏之事,此刻又聞大皇子楚義心之舉,一時難免頹然,已是無心再議此事,隨即道:“既然諸位意見一致,那麼就有勞諸位通力協作,此事就這麼定了!”
楚禮淵正欲令幾人退下,卻見凰羽出言道:“陛下,臣還有一事想奏,想詢問陛下之意。”
“說吧。”
“義王經昨夜一事雖然暫時不能理事,但陛下您已吩咐群臣對此事保密,眼下帝都百姓雖不知實情,但昨夜帝都動靜甚大,百姓難免有所揣測,三人成虎,久之則易生變,如此與我們不利,臣以為堵不如疏,既然要保密,不如做的真實。”
“怎麼做?”
凰羽看了一眼楚義心隨即道:“臣觀大皇子身材體魄與義王相當,不如由大皇子配合臣等演一齣戲,由大皇子戴上面具扮作義王,與臣等一同由七公主府迴歸軍機處,我們不承認也不否認義王受傷,但既然義王能夠堂而皇之從七公主府回到軍機處,那麼外界輿論定然愈發混亂,真假難辨,如此既可令得懷有猜測之心的人心生疑惑,同時也能令得我等將方才所議之事行來更為順暢。”
聞言楚禮淵不禁多看了一眼凰羽,眼露欣賞之色道:“准奏。”
凰羽扭頭看向楚義心,楚義心隨即抱拳道:“樂意至極!”
見諸事已商定,楚禮淵問道:“諸位還有其他事嗎?”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異口同聲道:“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