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神墓奪鼎 第八十一章 群英薈萃(第1/2頁)
章節報錯
湖廣,隨州,大洪山。
廣袤靜謐山區鮮有人跡,但今天的大洪山卻格外熱鬧,江湖中各路人馬紛紛從山下趕往山頂的白龍池。無論是譽滿天下的名門正派,還是惡貫滿盈的獨行大盜,此時都向著同一個目標進發。
“赤焰神捕!你們別欺人太甚!若不是老子急著趕去奪寶!定要給你些顏色瞧瞧!”叢林深處,傳來一陣尖利的疾呼聲,說話的,是一名獐頭鼠目的瘦小男子。
男子身後,正緊追著幾名身穿赤色長袍,袍子前胸用墨線繡了一個大大的“捕”字,後背繡著一個“焰”字的神捕。
這幾名神捕並不回話,而是默契的在林子中散開,似乎是有意將男子向前驅趕。
果不其然,就在這獐頭鼠目的瘦小男子以為自己逃脫包圍時,突然從前方竄出一條黑鐵鎖鏈,直撲面門而來,驚得其忙低下腦袋,但就在這剎那的功夫,另外幾條鎖鏈突然從四面八方竄出,將其四肢牢牢纏住。
被束縛的瘦小男子還想掙扎,但這些鐵鏈卻越束越緊,將皮肉勒的變形發黑,疼的他只好放棄抵抗,換上一副可憐巴巴的面孔大聲向神捕們求饒。
但這些神捕仍不理會他,走上前來拿出一張官府的懸賞告示,確定此人就是淮右大盜“鑽地鼠”後,一掌擊中後腦將其打暈,抗在肩上就迅速離開此地。
在延綿上百里的大山中,這樣的場景不斷上演,赤焰神捕們忙碌的身影充斥著整片山區,山腰一塊巨石上,“鐵面判官”陸如風正迎風而立,靜靜觀察腳下的局勢。
陸如風身後一名用紅巾蒙面的親信此時忍不住問道:“總捕頭,為何我們不上山尋寶,若是僥倖尋得異寶,那可比抓一千名大盜還要值錢!”
鐵面判官冷聲道:“朝廷、外八門、六大門派、再加上丐幫、天地盟、明教等等勢力齊聚白龍池,你覺得憑我們的實力就是尋得異寶,有能力保住嗎?恐怕到時候只會將兄弟們的性命白白搭進去。”
這名親信聽後不禁也冷汗直冒,但還是想反駁兩句,可話還沒出口,鐵面判官又接著說道:“況且,我對那所謂的異寶本來就不感興趣,只想利用這個良機,將那些被貪慾驅使的大盜一網打盡!”
陸如風說完,這名親信頓時啞口無言,總捕頭的脾性冷酷無情,好像沒有七情六慾,只對抓捕大盜有著狂熱的興趣。自己從跟隨他身邊起,就從未見過其露出一絲笑容,整日不是抓捕盜賊就是拼命練功,真不知這樣活著有何樂趣?
但陸如風並不打算繼續廢話,命令道:“告訴兄弟們,先捏軟柿子,將那些比較難對付的盜賊放進山中,等奪寶出來後再進行抓捕。”陸如風心中暗想,等這些人參與奪寶出來後,不死也要掉層皮,到時候還不手到擒來?
親信忙說一聲得令,然後躍下巨石將總捕頭的命令傳給每個抓捕小隊。
撇開赤焰神捕不談,朱欽靈一行人也跟著隨州城內的江湖人士向大洪山而去,看著從城裡進山的隊伍,騎馬、坐轎、步行浩浩蕩蕩足有上千人,簡直比武林大會還要熱鬧。
在路上,互相熟悉的幫派都選擇結伴而行,畢竟在這樣的環境下,落單很容易被其他人吞掉。
朱欽靈從小在希臘長大,對這些中原的武林人士並不熟悉,藥老也多年不問江湖事,對這些江湖上的後起之秀同樣不熟悉。至於滕倪則更不用說,江湖上大部分人只聞其名未見其容,除了各門派宗師泰斗,也沒人能認出這門尊神。
相比之下,朱厚熜請來的三位師傅可謂聲名在外。一路上頻頻有人向他們打招呼,尤其是金槍鏢局的總鏢頭姜霄華,南七北六一十三省各派之中都有熟人,一路打招呼的人絡繹不絕,還尷尬的推辭了無數同行的邀請。
看著額頭都微微出汗的姜霄華,眾人都在心中暗笑,姜霄華也只能一臉無奈的苦笑。
眾人騎馬出城,一路馳騁來到山腳後,又足足走了兩個時辰才來到位於山間的白龍池。
只見此湖位於寶珠峰、齋公巖、喚狗山三峰之間,湖面寬廣無垠,水深丈餘,水質優良,終年不涸,為富水源流。傳說此池“東連大海水,西通嘉陵江“,池中還有條修煉成仙的白龍,故喚名“白龍池”。
池邊立有一石碑,上刻有“蒼松翠柏長生地,綠水青山古洞天”,橫額“保佑一方”。湖邊地形開闊,植被繁茂,群山環抱。風平浪靜時,湖面光滑如鏡。有風颯然而至時,湖面碧波皴皴,銀波細細。
水中倒影的山林和岸邊搖搖曳曳的蘆葦起舞,伴著夏日戛然的鳥聲,嚖嚖的蟬鳴,幽邃的穹谷一下子活躍起來,給人帶來一種優雅素靜而又飽含勃勃生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