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江湖追兇 第二百零七章 初訪少林(第1/2頁)
章節報錯
河南,開封府,少林寺。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當時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它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少林武技名顯於世,始於隋末,武僧曇宗、志操、惠湯等十三人,技藝超群,應秦王李世民邀請,參加討伐王世充戰役,出師大捷,解救李世民,打敗王世充,活捉王仁則。
唐太宗登基後,重賞少林寺僧,賜少林寺大量莊田銀兩,擴建少林寺,准許少林寺成立僧兵隊伍。曇宗還被封為大將軍,其餘的人“時危聊作將,事定復為僧”。
少林寺極盛時期,佔地一萬餘畝、大殿十四座、房屋多達五千間、寺僧發展到二千餘眾,其中擁有武藝高強的僧兵五百多人。傳說宋代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和民族英雄岳飛等人,也得過少林真傳。
少林功夫以禪入武,習武修禪,又有“武術禪”之稱,是中國武術中體系最龐大的門派,武功套路高達七百種以上,曾一度雄霸中原武林之首。
直到元末張三丰創立武當派,中原才出現另一個能與少林派分庭抗禮的武學巨擘,但少林威名仍能稱雄中原,歷經千年的底蘊沒有任何門派能夠超越。
此時,在少林寺的山門外,一名英氣勃發的少年帶著兩名美豔的女子踏著夕陽而來。
負責看守山門的少林棍僧將三人攔下,為首的一名中年和尚說道:“阿彌陀佛,三位施主請留步,今日天色已晚,按照本寺戒律不再迎客,請明日早些來。”
少林寺本是僧規森嚴之地,看這少年和兩個豔麗的女子此時前來山門,自然難以通行。
那少年雙手合十行一個佛禮道:“大師傅你好,我們從曲阜孔家趕來,前往貴寺拜會了空方丈,還望麻煩通報一聲。”說罷,少年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正是孔聞韶寫給了空方丈的拜會信。
而這三人,正是朱欽靈與滕倪母子再加一個欒鶯鶯。
那和尚見這三人是從曲阜孔家而來,並且還有衍聖公寫給方丈的書信,當下也不敢耽擱,立即令人拿著書信進去通報。
朱欽靈心中擔憂法相安危,在等候訊息時故意裝作一副不經意的樣子,向那名中年和尚打聽法相的訊息。
那和尚聽朱欽靈詢問妖僧訊息,以為對方只是好奇,便咬牙地說道:“那妖僧兇戾異常,但被我寺羅漢堂首座了塵大師親自捉回,現在正關在懺悔堂中,明日方丈將對這妖僧公審,還慘死的師伯們一個公道!”
這中年和尚本來還想在說些什麼,卻被身後的和尚輕輕推了一把,而後也察覺失言,頓時閉口不語。
朱欽靈見狀只好耐心等待,大約過了一刻鐘後,從甬道中走下一個滿面福相的大和尚,朱欽靈定睛一看,正是曾與自己在地下尋寶時共患難的了塵大師。
了塵大師徑直走到三人身前,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滕掌門、靈龍少俠還有欒女俠,三位別來無恙?想不到白龍池一別,今日竟在蔽寺得以相見。”
朱欽靈衝了塵抱拳道:“了塵大師,咱們又見面了,這次我等有事想與了空方丈詳談,還請大師放我們通行。”
了塵微微一笑說道:“方丈師兄已經看過衍聖公的引信,老衲聽說是你們前來拜會,特意趕來相迎。”說罷,輕輕抬起手臂,將這三人迎進山門。
朱欽靈見了塵大師特意前來迎接,忙道謝,而後便隨他一同走入山門。
先前在地下尋寶時,朱欽靈與滕倪等人不計派別,救下包括了塵在內的眾多武林高手,因此算是了塵的救命恩人,此時了塵下山相迎也在情理之中。
過了山門,便是一條穿行在山林中的甬道,甬道兩旁是蒼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素有“碑廊”之稱。
朱欽靈看著這些從唐代開始積累至今的石碑,不由感慨這些千年古派皆積蘊深厚,在碑林中行走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眾人便來到天王殿。
該殿紅牆綠瓦,斗拱彩繪,門內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剛塑像,三間重簷歇山頂殿堂,外面有兩大金剛,內裡則供奉著象徵“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看著四大天王威嚴雄壯的雕像,不禁讓惡人心生懼怕,這也正是四大天王拱衛佛門聖地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