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改朝換代 第一百六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1/2頁)
章節報錯
日本,京畿,幕府城堡。
足利義稙惱怒的揮動手中的大典太劍,卻揮不盡心中的怒火。
昨日在管領府被細川高國羞辱,令自己顏面掃地,將軍的尊嚴盡失,卻只能嚥下這口惡氣。
細川高國如今擺明已經與足利義晴結盟,自己處在劣勢地位,稍有疏忽就會招來殺身之禍,因此只能按捺不動,靜觀時局出現轉機。
田山尚順見足利義稙受此大辱依然不敢主動出擊,不由十分慍怒,憤懣的說道:“將軍大人,若是我們再一味忍讓,顯得如此懦弱,就會失去所有大名的支援!”
足利義稙停下手中揮舞的利劍,接過吉朗遞過的毛巾擦了把汗說到:“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現在處於弱勢,必須積蓄力量,找準敵人的死穴發出致命一擊,否則一旦等對方緩過力氣就是我們的死期!因此不可輕舉妄動,你明白嗎,尚順?”
田山尚順聽足利義稙此言心中稍微平復,知道將軍並不是懼怕對方,但還是不解的問道:“那對方的死穴到底在何處?”
足利義稙將大典太劍插入劍鞘,眯著眼睛看著窗外透進的日光,緩緩說道:“細川高國雖然可惡,但他並不是我們最大的威脅;天皇雖然地位尊貴,卻並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大影響;至於那位朱大人,雖然城府深得可怕,又詭計多端,但畢竟是個外邦人,在東瀛也動搖不了我們的根基;真正的威脅,是那個孩子——足利義晴!”
田山尚順聽完足利義稙這番話也醒悟過來:足利義晴看似勢力微弱,威脅最小,但他作為前任將軍之子,直接影響到足利義稙作為將軍的正統地位,因此將軍心中最忌憚的正是這個沉默寡言的孩子。
吉朗此時也若有所思的說道:“只要除去足利義晴,無論京畿內如何騷亂,都無人能動搖將軍您的地位,朱訓楨也不得不依靠將軍的影響力來操控各地大名,如此我們才能轉危為安。”
足利義稙讚許的點了點頭:“你們兩個終於學會用腦袋思考問題了,只要除去足利義晴,隨時可以聯合各方力量打壓細川高國,和所有膽敢以下犯上的大名!”
吉朗此時眉頭又皺到一起,低聲說道:“足利義晴身邊有赤松義村等人的守護,如今又與細川高國等人結盟,強攻我們並無勝算,只能暗殺,但是……”
吉朗說道此處語塞,足利義稙與田山尚順都知其意,義晴身邊有“劍聖”之稱的冢原卜傳守衛,即便派出最精銳的刺客,也難以成功。
就在足利義稙也陷入無奈的沉默時,田山尚順忽然陰沉一笑:“說到暗殺,我倒是有個合適的人選!”
京畿某處府邸內。
細川澄元狠狠地將手中的御告拍在案上,眼中怒火迸發。
一旁的三好之長見澄元如此震怒,忙拿起案上的御告仔細檢視,這才明白澄元為何如此動怒。
原來,御告是皇室聯合幕府共同發出,大致意思是鑑於應仁之亂以來“下克上”的風氣愈加嚴重,影響了日本統治穩定,遂告天下大名要嚴守尊卑等級,不得以下犯上,違令者將受到皇室和幕府的聯軍圍剿。
同時各地大名要將自己的嫡子送到京畿仁和寺來學習,待到繼承家主之位時再由皇室和幕府簽發委任信印護送回去,由此才能名正言順的繼承家督之位,否則天皇和幕府都不予以承認。
連三好之長此時都看出,後柏原天皇和足利義稙此舉是想將重新掌控各地獨立的大名,成為日本真正的主人。且不說聯軍剿滅以下犯上的大名,單是讓各地大名把嫡子繼承人送來仁和寺學習這一點就別有用心。
仁和寺是日本真言宗御室派總寺,公元886年,由光孝天皇下令開始建造,於公元888年完成,並以當時的年號命名,因有許多皇子皇女於此寺落髮出家,因此仁和寺又被稱為“御室御所”。
應仁之亂時,仁和寺曾毀於大火,后皇室又在原址上重建了一處簡陋的院落,仍取名“仁和寺”,但此時的仁和寺等於是皇室控制的一處密宅。
所謂的各地大名將嫡子送到仁和寺學習,等於是送到皇室作為人質,只要你敢忤逆犯上,你的繼承人就可能會被殺掉,只有老老實實聽皇室和幕府的話,嫡子才能帶著皇室和幕府的任命回到守護國繼承大名之位,繼續臣服在天皇和幕府的控制之下。
因此,當細川澄元看到這條御告時怎能不怒火中燒?
天皇和幕府竟敢如此猖獗,背後定是那名神秘的朱大人在暗中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