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大洪山,白龍池。

朱欽靈懷中的七彩靈元剛把湖底的水猴群除去,一陣異動就從湖底深處的裂縫傳出,幾名上前探查的江湖人士還沒看清緣由,便被從裂縫深處飛快躍出的一條白色巨蛟一口吞掉。

湖底眾人震驚的看著眼前這條長三十餘丈,三人合抱粗的白色巨蛟,蒲扇大的白色鱗片佈滿全身,頭頂中央長有一根短而直的白角,頭形似馬,口內佈滿尖牙,血紅的雙目中充滿死亡的暴虐,一道白色背鰭從腦後一直延伸到尾鰭。

看來白龍池傳說中的那條白龍,正是眼前這條白色巨蛟。朱欽靈想起《天罡氣訣》中記載:鱗甲類(蛇、鱷、魚、龜等等)修煉千年可幻化成蛟,蛟頭有獨角,短而直,無分叉,身體亦無四足,雖初具龍形卻無龍魂,因此無法潛回大海或飛翔天空,只能棲息在江河湖泊之中。

蛟再修煉千年即可沿江河入海化做蟠龍,朱欽靈與法相曾遇到的那條七彩幻鱗蛟即為一條修煉了千年的巨蛟,可惜在“走蛟”的過程中被張天師所滅,只留下這顆七彩靈元被朱欽靈所拾。

巨蛟碩大的身軀在湖底輕輕一攪,引起無數波勁道強大的暗流,將湖內眾人卷的七零八落,一些實力較弱的江湖人士立馬轉身朝湖面游去,也不再貪戀異寶,只想用最快的速度回到陸地從巨蛟口下逃生。

寬闊的湖中散落著各門派高手,凡是靠近巨蛟身旁的皆被其一口吞下,有些手執兵刃的江湖高手還想反抗,但無論什麼武器觸碰到巨蛟堅硬的鱗片也難傷其分毫。

看著眼前的亂像,朱欽靈等人想盡快離去,但七彩靈元卻定在水中不動,瘋狂吸取湖內散落的鮮血,隨著彩光越來越盛,白色巨蛟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盯著七彩靈元看了一眼,一雙血眼中就流露出貪婪的目光,接著便血口一張向七彩靈元和朱欽靈吞去。

所謂七彩靈元,實際就是七彩幻鱗蛟修煉千年的內丹。蛇在修煉成蛟的過程中,持續吸收日月精華,體內會逐漸產生一顆聚集靈氣的珠子,這顆珠子就為內丹。

蛇蛟類生物一般會把內丹放在下顎三寸的地方,不管是吞口水還是進食,都會得到內丹能量的滋養,這也是成語“頷下之珠”的最初來源。內丹不僅是蛇蛟存放靈力的地方,更是在今後飛昇化龍渡劫時的保命王牌。

繁體的“龍”字之中,也隱藏著這個秘密,“月”字其實就是暗指內有龍珠,龍珠會散發著淡淡的月光,它便是內丹的高階形態。

因此,這顆七彩靈元對條白色巨蛟來說,具有無上誘惑,吃了它,便可得到七彩幻鱗蛟數千年的道行,甚至可以憑此直接越過“走蛟”的過程,進化為蟠龍。

蟠龍是蛟的進階生物,頭上獨角退化,但身體長出四肢,雖能在海中興風作浪,但依然無法飛天。蟠龍若是再修煉一千年,並順利渡過雷劫,就可飛昇化龍。

看著朝自己飛撲過來的巨蛟,朱欽靈來不及閃躲,眼看就要被巨蛟連人帶珠一起吞入口中,旁邊突然閃過一道碧光,白蛟吃痛瞬間退後,警惕的盯著擋在朱欽靈身前的人影——滕倪。

巨蛟粗壯的身軀上此時多了一道長約丈餘的傷口,大量鮮血從傷口處不斷流出,將澄澈的湖水染得昏紅,但不多時這些血水又被七彩靈元吸取乾淨,到後來甚至直接控制水流從傷口處吸取鮮血。

白色巨蛟感到自己的力量被七彩靈元逐漸奪走,想進攻又驚懼滕倪手中的秋水劍,暴躁的在湖底扭動著身軀,帶起一波波浪湧,將湖底的森林盡數毀壞。

逃到岸上的江湖人士見本來平靜的湖面忽然巨浪滔天,知道定是那巨蛟在湖底興風作浪,怕自己再受到波及,忙向大洪山外逃去。

滕倪也警惕地盯著白蛟,這畜生有千年道行,自己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否則讓靈兒受到絲毫傷害,到時可追悔莫及。

巨蛟又在水中游動幾周,順便吞下幾十名江湖人士補充體力,而後將紅眼圓睜,用頭頂獨角朝滕倪刺去。

滕倪看著朝自己撲來的巨蛟,知道一旦閃身靈兒就會遭遇不測,因此祭起全身功力於秋水劍上,準備硬接下巨蛟的攻擊。

三十丈長的巨蛟在水中興風作浪,力氣又何止千鈞?面對巨蛟全力衝刺的一擊,滕倪居然想獨自硬接,旁邊悄悄觀戰的江湖各派高手都瞪大了眼睛——就算你武功再高,能在水下敵得過這修行千年的巨蛟?

滕倪握著手中的秋水劍,靜靜地看著朝自己撲來的巨蛟,只是本來晴朗的天空瞬間變得陰沉下來,彷彿天空被撕開一道幽暗的口子,接著一股怪力從幽空直降,撕扯著沸騰的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