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屠龍盛會 第四十九章 定國安邦(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京,紫禁城。
昏迷中的正德夢見自己在誅心地獄受日日受那萬劍穿心之苦,只覺痛不欲生又難以逃離,就在意志即將崩潰時,見一蛇身人首,長髮散披,渾身迸發著五彩神光的仙人從天而降。
仙人對正德說到:“汝殺念太重,命中本該有此一劫,但幸得吾門人救治,方得逃離這誅心地獄,望汝返回陽世後積福行善,好自為之。”
說罷,五彩神光更盛,將正德包圍其中,正德只覺眼前一亮,而後慢慢恢復知覺。
從昏迷中緩緩醒來的正德發現自己身處熟悉的寢宮內,遂知方才是南柯一夢。
在龍榻旁邊日夜守護的丘聚一看正德醒了,忙上前服侍。
正德從床上坐起來後,輕聲問道:“張永的傷勢怎麼樣了?”
丘聚忙答道:“回皇上,多虧王巡撫出手救治,張公公傷勢已無大礙,現在正在偏殿養傷。”
正德點點頭又問道:“朕昏迷多久了?”
丘聚又答道:“今日已是昏迷第八日,老奴日夜守在皇上身邊,這就將皇上醒來的好訊息通知其它人,讓他們來給皇上請安。”
正德聽後又是點點頭不再說話,連日來的昏迷讓其頭腦昏昏沉沉,趁眾人趕來問安之前捋一捋腦中思路。
聽聞正德甦醒,本就守在附近庭院的眾人立刻衝了進來。
正德在小太監的伺候下此時已經換上龍袍坐在軟椅上接受眾人的問安,看著腳下跪著的近臣和內侍,正德覺得腦中又有些昏沉。
跪在地上的眾人相互交換一個神色後,便集體叩拜請求皇上降罪,看著正德不解的表情,魏國公徐鵬舉將正德昏迷後形勢如何險急,王守仁又是如何窮極心力救治正德,以及施用伏羲九針啟用透支正德生命潛力的事情一一道來。
王守仁在心中暗暗感激,畢竟事關皇帝陽壽,自己稟報實在難以開口。在場的眾人,也只有魏國公徐鵬舉最適合稟報此事。
這徐鵬舉乃是明朝開國名將、中山武寧王徐達的七世孫,其家族可謂是世受皇恩,與皇室的關係非同一般。祖父徐俌歷仕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為官五十年,以極孝著稱,為人廉慎謙謹,寬厚有度。曾兩次出任南京守備,掌中軍都督府事,深受士民愛戴,獲得三朝皇帝信任。
因父親早亡,徐鵬舉直接襲承祖父徐俌的爵位,成為新一任魏國公,這份殊榮自然是一般人難以比擬,也因此敢於向正德直述此事。
正德聽徐鵬舉彙報完此事來龍去脈,忽然又想起夢中那蛇身人首的仙人,莫非是傳說中的天皇大帝伏羲?
罷了,正德在心中感慨:既然時日無多,上天讓我再回陽世,朕必定終結當今混亂局面,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如此再回幽冥之下也可免受那萬劍誅心之苦。
至於那閻羅小兒說朕好勇鬥武,導致民生凋敝?哼!純屬井底之蛙,一個小小的汴梁府尹又怎會懂得朕的宏圖志向?大明這艘鉅艦航行到此時看似無堅不摧,實則破洞百出。朕北定邊患,南平倭寇,親征叛亂,遣使出海,剿滅建文餘孽......為的就是安邦定國,給後世留下一個繁榮強盛的大明。
兵者,兇器也。既動刀兵,難免會有傷亡,為了千千萬黎民百姓的長久安定與大明的萬世基業,這點傷亡又算得了什麼?只要能剪除這些禍患,即使罪責加褚於朕一人身上,朕也定當竭心盡力,萬死不悔。
見正德出神,眾人皆以為皇上怒極,竟被氣到說不出話,趕忙磕頭請罪。這時正德才回過神來,赦免眾人此罪,並命眾人嚴守此事,絕不可走漏一絲訊息,否則誅滅九族。
眾人當然明白此事幹系重大,若是被內閣的楊廷和與那班朝臣知道此事,必定會逼正德早立儲君,到時朝廷的局勢將變得更加詭異,所以皆以全家性命擔保絕不走漏半點風聲,正德這才作罷,接著詢問近日軍情。
等眾人將近日情況彙報完後,正德細細一品,問道:“王大人,如若找不到那名彩裙女子,朕還有多少時間?”
王守仁伏地拜了拜說:“伏羲九針只是激發人體潛能,具體多長時間臣也不敢妄言,但皇上正處盛年,臣斷一年之期定無大礙。”
正德聽後點點頭並未多言,而是繼續問道:“張永,那批反賊順長江逃往何處?”
張永忙答道:“回皇上,那批反賊在東海分為兩部,一部分泰西人南下朝呂宋方向航行,應該是要走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另一部分由此次行刺的主謀朱訓楨帶領,一路向東朝東瀛而去。”
正德細細思索一陣後又問道:“將那群反賊救走的神秘蒙面人來自何方?”
谷大用搶著回答道:“皇上,老奴的東廠探查到,那些蒙面人皆屬盜門五行賊王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