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興王府。

王府客廳內坐著興王朱厚熜與朱欽靈、藥老主僕二人。

朱欽靈對朱厚熜簡要說了自己近來的經歷,只是將虛實門內的過程說成自己閉關修煉,突破武功瓶頸。

朱厚熜在心中暗暗吃驚,這名比自己還小一歲的神秘少年之前的實力就已經深不可測,現在居然又有突破,必定已經達到一流高手的水平,將來前途必定不可估限。

朱厚熜嘆了口氣說到:“若不是袁管家堅決反對,我真想跟著法相一起去隨州見識一下,聽說那裡現在聚集了江湖各路英雄好漢,熱鬧的緊!”

朱欽靈聞言無奈苦笑,一個是方外之人的和尚,一個是朝廷世封的王爺,怎麼都對江湖之事如此感興趣。

二人又在廳中聊些閒話,朱欽靈經不住挽留只好答應在王府中小住幾日,而後再做打算。

昨日朱欽靈從藥老那得知父親在南京的行動失敗,脫險後率領殘部前往東瀛,並讓藥老轉告自己不要前去東瀛尋他,就在中原靜待時機。

朱欽靈也想趁此機會在中原好好遊歷一番,體味一下這大明朝的風土人情。因此便決定在王府小住幾日後就前往信陽的殘露寺尋找法相。

池州府,銅陵縣。

此處距離南京城只有200公里,屬南直隸管轄地界兒,但此刻的銅陵卻被數萬寧王叛軍所佔據。

自大半個月前,寧王在白衣秀士王綸的蠱惑下率軍從景德鎮一路北上,沿途攻克了安慶、池州等重鎮,麾下叛軍此時已達六七萬人,對外宣稱十萬精銳。

寧王還在天下大肆散佈謠言,汙衊正德非孝宗親生,並無資格繼承皇位,篡位期間又荒淫無道,導致天怒人怨。自己作為皇室宗親,受萬民擁護,起兵伐無道偽天子,望天下有識之士速來效命,共同開創正統盛世。

這道謠言對正德中傷十分嚴重,直接否定了他皇位的合法性,更是對其生母張皇后的最大侮辱。讓大病初癒的正德氣的差點再次暈倒,立即命手下眾人點齊兵馬向銅陵殺去。

此時,正德的大軍正駐守在離銅陵只有90公里的大平府蕪湖縣,雙方大戰一觸即發,局勢陷入暴風雨前的詭異寧靜。

銅陵,叛軍大營。

一身赤紅魚鱗甲的寧王正在沙盤前與手下眾將推演戰情。

“皇上,朝廷軍隊來勢洶洶,而我軍連日征戰,士兵疲敝,不如以銅陵為營,設下伏兵,來一個以逸待勞,先消耗朝廷一部分實力,而後再做圖謀!”一身重甲的李wen斌說完,用佈滿血絲的雙眼騏驥的看著朱宸濠,顯然是許久未曾休息過。

寧王還未答話,一襲白衣的王綸卻先跳出來說:“不可!我軍連打幾個勝仗,此時兵鋒正銳,理應趁勝追擊,將朝廷軍隊一口氣擊潰,若能生擒正德,直接逼迫其禪位,到時皇上大業可成!怎可在此關頭停滯不前,等朝廷做好準備打來?”

寧王看著針鋒相對的兩人,猶豫了一番,然後對著李wen斌說到:“李將軍連日征戰有功,率王師攻城拔寨如摧枯拉朽般輕鬆。朕封你為柱國大將軍,官拜一品,等拿下正德,你就是本朝的頭號功臣!”說完,看了李wen斌一眼又接著說道:“現今我有十萬精銳,而正德駐守在蕪湖大營的軍隊也只有十萬人,在人數上我們並不處劣勢,不如趁此時兵鋒正銳,一鼓作氣拿下正德,到時大局已定,再做修整,將軍意下如何?”

聽寧王此言,李wen斌只覺心中苦也。前些時日不聽從自己奪回南昌的建議,執意要揮師北上,結果離開景德鎮大營,一路向北,看起來雖勢如破竹,實際上卻是捨棄根本。

攻克安慶、池州這些重鎮之所以輕鬆,是因為當地守軍礙於寧王的身份,沒敢下死手。都是老朱家的血脈,他們自家人因利益紛爭,外人摻和個什麼勁兒。再者,沿途很多綠林匪勇和朝廷兵痞也趁機作亂,加入寧王隊伍,進一步壯大的叛軍聲勢。但這些人只是想趁亂劫掠些財物,哪裡真的會為寧王賣命?

現在的寧王軍隊就是一群聲勢浩蕩的烏合之眾,看起來兵鋒正盛,實則只要遇到一點挫折,這些遊兵散勇便會做鳥獸散,根本不是朝廷精銳的對手。久操軍備的李wen斌深知這點,因此主張以逸待勞,打朝廷一個伏擊。只要能趁亂擒住正德,到時候寧王天子之名既正,就可號令天下兵馬,如此大業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