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建國之時,由於看中了南京地區的繁榮和江南是自己的龍興之地,所以首先定都南京,但是苦於定都金陵的王朝往往短命,所以他就讓太子朱標與國師劉伯溫多次出巡,尋找新的都城。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南京在朱元璋在位的幾十年時間裡,一直都是作為首都存在。

明成祖靠靖難之役打天下,搶了自家親侄子的政權後,在南京大肆屠殺忠於朱允炆的臣子。所以繼位不久後,朱棣害怕被刺殺,終日戰戰兢兢,就以維護邊疆地區穩定為由,把都城遷到了北京。自此,明朝的都城由南京轉移到了北京,而明朝也開創了天子守邊疆的先例!

可是,雖然朱棣把首都遷到了北京,但是南京依然作為陪都存在,還有三省六部等正常的政府辦公機構,因為那裡是明朝的起家龍興之地,又是明朝的財富重地,還是中國稅收的主要地區,出於政權的長遠發展打算,朱棣還是把陪都放在了南京,無非就是多開一些工資,多養一些官員而已,和偌大的江山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

因此,南京和北京一樣,設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翰林院、國子監等機構,官員的級別也和京師相同。北京所在為順天府,南京所在為應天府,合稱二京府。南京這套行政班子雖然也有三省六部等一整套辦公機構,但多半是些閒職,安排一些閒散人員或政治上失勢的人任職南京六部或其他的南京中央機構。這部分人的品位與北京的官員是一樣的,待遇也是一樣的,但是沒有什麼實際的執掌,時人戲稱這些發配南京的官員為遛鳥尚書,澆花御史。

但是,在南京這些行政機構中,有三個位置卻是實權在握的重要崗位。一個是南京戶部,明朝差不多半壁江山的稅收,以及全國鹽引得頒發,關乎帝國命脈的漕運事務,還有全國戶口檔案管理都在南京戶部。另一個就是南京兵部,負責整個南直隸地區的軍務,由於明朝中後期海患愈發嚴重,海盜、倭寇不斷襲擾江浙百姓,因此南京兵部的權力也日漸厚重。

最後一個,便是這南京守備,南京作為明朝在南方的軍事政治中心,守備的權勢極大,掌南京中軍都督府事,通行節制南京諸衛所,是南京六部九卿的實際掌控者。因此,歷任南京守備皆以皇室信任的功臣後人及勳貴擔任,現任的南京守備徐鵬舉,正乃大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後人,世襲第七世魏國公爵位。

西廠番子在魏國公徐鵬舉的馳援下士氣大振,與禁軍聯合將這些日本武士殺的節節敗退,吉朗大名在與魏國公交手數十個回合後也發覺自己遠不是對手。

東洋倭刀刀身狹長質地堅硬,武士刀也被他們稱之為劍。中國古話說刀走剛猛,劍走偏鋒,但倭刀似劍卻偏偏反其道走剛猛路線。由於倭刀製造精良且鋒利異常,走剛猛路線對付一般兵器倒也能佔得上優勢,但對魏國公徐鵬舉手中這柄八尺多長,八十多斤重的黑鐵寬背大刀來說,硬抗無異於螳臂當車,只能被對方死死壓制。

眼見己方大勢已去,吉朗大名不得已只好邊應對徐鵬舉的大刀邊組織武士們向城門方向撤去。

南京,萬國選美會場。

率領錦衣衛浴血奮戰的江彬此時殺紅了眼,左右兩手各持一把斬ma刀舞的虎虎生風,會場局勢逐漸被錦衣衛控制,那些兇悍的東南亞戰士隨著傷亡漸漸加大,戰意也逐漸消退,已不似初時那般狂熱。

正在江彬思索如何儘快結束戰鬥,趕去救駕時,只見一隊隊身披銀色魚鱗甲,手執丈許長鋼矛的羽林軍從會場外殺到,這些訓練有素的精銳士兵結成一個個環形魚鱗陣,迅速上前圍剿那群番邦士兵。

本來就戰意消退的東南亞戰士見明軍增援又至,對方不僅人數眾多還戰力奇高,因此戰意全無,在各自首領得帶領下,逐步向來時的密道退去,妄圖逃跑。

江彬一看局勢已定,便向援軍首領走去,想當面感謝這路人馬,等走到近前一瞧,只見率領羽林軍增援的是一位騎在高頭大馬上的老年精瘦太監,江彬一見此人忙行禮道:“多謝王公公出手相助,您的恩情卑職感激不盡。”

原來,此人正是南京守備大太監王堂。只聽王堂騎在馬上尖著嗓子說到:“咱家可不是為了來幫你江彬的,咱家是擔憂皇上安危,特來救駕。也是為了這大明朝國運盡本分,不能讓這些番兵在我大明京師胡鬧,豈不讓外人看了笑話?丟了天朝上國的體統?你們這些廠衛平日飛揚跋扈,一到戰場和敵人真刀真槍的幹上,也不過如此嘛。”說罷尖聲一哼。

江彬被王堂挖苦一頓,心中頓時不悅,卻也不敢造次,一是對方好意來援,二是即便在平時,自己也不敢得罪這個陰陽怪氣的守備太監。

在明朝,鎮守本來是武官的職銜,“總鎮一方者為鎮守,獨鎮一路者為分守”。鎮守都是總兵官擔任,各個邊鎮及省一級的地區都設有鎮守總兵官。

永樂年間,靖難起家的成祖對這些掌握一省兵馬大權的總兵官自然是十分不放心,因此便派其親信的宮奴去監視,於是才有鎮守太監的設定。

鎮守太監的職權,原來主要是監察軍事,在邊鎮上的固不用說,在內地也往往是為了鎮壓人民起義或平定地方藩王的反叛而採取軍事行動時設定的。但當軍事行動結束後,這些鎮守太監依然留任下來,這時其職權就突破了軍事範圍而干預地方刑名政事了,成為各地皇上的代言人,幫助皇帝在各個領域裡控制、監視地方。

到了英宗正統時,不僅邊鎮和內地省一級地區派遣宦官去鎮守,甚至府一級地區也派遣宦官去擔任分守。在全國的幾個特殊地區還有守備太監的設定,這裡的守備太監和鎮守太監其實是同一個職位,只是稱呼不同。如風陽守備太監、天壽山守備太監和南京守備太監。

鳳陽是朱元璋的故鄉,天壽山是除朱元璋外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墓所在地。這兩處守備太監除偵察當地的軍政情況以外,更負擔著護衛陵墓的責任,風陽的守備太監還要管理禁錮於高牆內的犯罪宗室。

而南京則有其特殊的守備體制,以守備、協同守備及參贊機務為要職。守備一般由功勳貴戚擔任,兼領中軍都督府事,如現任守備魏國公徐鵬舉;協同守備由出身平民,但功高才盛的武將擔任;參贊機務以南京兵部尚書領之。

對這樣一個僅次於京師的重鎮,明朝皇帝當然不會單憑這些功勳貴戚、文武大臣去坐鎮。因此南京守備太監是十分重要的崗位,一般由皇帝的親信太監擔任。

南京守備太監的任務是“護衛留都,為三千里外親臣”,因此地位比守備南京的文武大臣要高,如在公堂上的座次,守備太監“居首席,而協同者為侯伯則上坐,都督則側坐耳”。

面對深得皇帝信任,又手握重權的王堂,江彬當然不敢造次,壓下心頭怒火擠出一絲笑意說到:“王公公,皇上半個時辰前在卑職的掩護下趕往向內宮,但現在仍情況不明。卑職在此處清剿這些叛逆殘餘,還請王公公速速帶兵救駕。”

王堂一聽這江彬竟主動將這份大功送給自己,氣色不禁也緩和了幾分:“江大人盡心為皇上分憂,咱家已體察到江大人的一片忠心,請大人全力剿賊,咱家這就帶人前去護駕,你的功勞自會向皇上轉達。”說罷,王堂便發出號令率領羽林軍撤退,往內宮方向趕去。

看著逐漸遠去的王堂,江彬眼中立即充滿了妒恨:“死太監,陰陽怪氣!活該斷子絕孫!媽的,什麼東西,跟老子裝蒜充大。”江彬一肚子怒火無處發洩,立即又提著兩把斬ma刀殺向人群中,屠宰那些東南亞番兵洩憤。

南京,紫禁城外。

鎖龍煉獄內的正德與張永君臣二人合力應對朱訓楨,但由於正德體力透支過大,張永又負傷在前,即便二人聯手對付鎖龍煉獄內的朱訓楨也只是戰個平手。雙方實力的天平又保持在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

遠離眾人的王守仁與谷黎陽此時都亮出自己底牌。谷黎陽一招神寂魂滅令天地為之悲鳴,但成竹在胸的王守仁並不慌張。

王守仁感悟虔門三技創出《仁心劍訣》前三式,最終於龍場悟道時,融匯虔門三技創出《仁心劍訣》第四式,也正是這套劍訣的終極奧義——劍仁心聖。面對身前從未遇到過的強大對手,與其狠辣異常的劍法,王守仁心中甚至還有微微興奮。今日,終於可以一試此招威力,與師傅同一個時代的頂尖高手谷黎陽拼全力一戰,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