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海戰,日本方面損失5艘(擊沉2艘,重創3艘),中國沉沒5艘,雙方都沒有取得決定性成果。由於陸上也進入相持階段,雙方暫時安定下來,國際勢力開始介入調停。

無憂宮內,威廉二世喝了一口慕尼黑啤酒,對克虜伯說:“弗裡茨(克虜伯的暱稱),清國那邊又來緊急請購軍火了,看來你的中國貿易策略,為德國帶來了持續的利益。”

克虜伯叉起一塊黑森林蛋糕,看著威廉二世:“謝謝你的支援,陛下。”

威廉二世又喝了一口慕尼黑啤酒,說到:“弗裡茨,我說過很多次了,就我們兩個人的時候,叫我威廉,這樣感覺輕鬆一點兒。”

克虜伯無可奈何:“好吧。聽說這次清國那邊這次想購買我們的現役軍艦。”

“是的,清國跟日本正在打仗,要是能夠買到現役軍艦,戰爭勝負立見。”威廉二世說到:“弗裡茨,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賣給清國。”克虜伯堅定的說:“威廉,我開了造船廠,對現代的軍用艦船多少有一些瞭解。目前正是軍艦技術發展最快的年代,五年前最新式的戰艦,到了今天就已經落後了。現在軍事艦船的技術,每隔幾年就會更新換代,我們現役最先進的戰艦,幾年之後就會變得過時。我覺得可以把現役軍艦賣給清國,用賺到的錢造新軍艦。”

“那就賣個好價錢!反正清國急需這批軍艦救場。”威廉二世主意已定。

受這次威廉二世與克虜伯的談話影響,德國開始對外售賣本國的現役軍艦,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德國建造了不少新式軍艦,但德國海軍的規模一直不大。大部分軍艦隻使用了幾年,就被賣到國外,賣軍艦賺的錢又用來生產最新式的軍艦,也保證了德國海軍技術的更新速度,還養活了好幾家軍用造船廠。

清廷購買的德國軍艦開到黃海水域,中日戰爭就徹底告一段落。由於日本是舉債建軍,當戰爭持續下去,遙遙無期看不到盡頭的時候,日本就只剩下和談一途。當然,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休想在談判桌上拿到,雙方開始長時間的扯皮、拌嘴。

東亞好不容易消停一下,歐洲又鬧騰起來了。

1896年5月,克里特島上的希臘人為擺脫土耳其的桎梏和併入希臘舉行了起義,土耳其的對策是直接派兵鎮壓。1897年2月希臘的一支部隊前來援助起義者,土耳其隨即對希臘宣戰。由德國教官訓練的土耳其軍隊在兵力和兵器方面大大超過希臘軍隊,並對戰爭做好了準備。土耳其在希臘北部部署有步兵9.4萬人、騎兵1660人、火炮234門,而希臘人只有步兵5.5萬人、騎兵970人、火炮144門,而且希臘對戰爭沒有做好準備。

在邊境交戰中,希臘軍隊遭到慘敗,並於4月13日放棄了拉里薩城,撤往特里卡拉市。,以康斯坦丁王儲為首的希臘高層指揮平庸無能,部隊的戰鬥力不強,而土耳其在兵力和技術裝備方面都佔據優勢—這一切造成了希臘軍隊在色薩利地區的法薩盧城、韋利斯蒂農城以及在埃皮魯斯地區的彭泰—皮加季亞城、阿爾塔和普雷佛扎等城附近的失敗。這次戰爭於5月5日在多莫科斯告終。經過大國調停,於5月7日簽訂了停戰協定。根據1897年12月4日在君士坦丁堡簽訂的和約,希臘將色薩利的6個不大的、但在戰略上卻很重要的地區割讓給土耳其,並賠款400萬土耳其鎊。克里特島仍歸土耳其管轄,但在歐洲諸國的壓力下,不久,土軍撤離克里特島,該島成為國際保護領地。1898年建立自治政府。1913年簽訂的《倫敦條約》最後把克里特劃歸希臘。

由於英國在這次戰爭中偏向希臘,結果把土耳其徹底推向了德國。

你方唱罷我登場,歐洲的戰事剛剛平息,美洲那邊又鬧騰起來了。前文我們提過,美國在南北戰爭之後,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力發展很快,到了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的經濟實力已經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一位。急劇膨脹的經濟,推動本來就極富侵略性的美國更加瘋狂地向外擴張,尋求新的原料產地、商品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以榨取更多的高額壟斷利潤。但當時整個世界已經被老牌殖民大國瓜分完畢,美國想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只能去動老牌殖民帝國的蛋糕。

動手雖然美國經濟實力世界第一,但是要對英、法、德等歐洲頂級列強,軍事實力還是弱了一些,於是美國把目標鎖定在了已經衰弱的西班牙身上。“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西班牙憑著大航海時代的先手優勢,曾經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但是由於國力被英國等後起之秀反超,失去了很多殖民地,國力也逐漸下降,現在已經淪為一個二流國家,日薄西山,昔日的龐大帝國殖民地僅剩下古巴、波多黎各和亞洲的菲律賓。

特別是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古巴和波多黎各,位於美國家門口,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自然資源豐富,美國對它們,尤其是古巴,覬覦良久。美國人在古巴的投資——主要在糖業和礦業,逐年上升。早在1805年,美國總統傑弗遜就赤裸裸地表示,一旦同西班牙作戰,美國就將佔領古巴。所以,美國決定首先拿西班牙開刀,奪取這幾個西班牙殖民地,以便控制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並取得向遠東和亞洲擴張的基地。

西班牙於1894年在古巴頒佈《威爾遜·戈爾曼關稅法》,這項關稅法在古巴白糖市場的蕭條期期間,將糖從免稅目錄上刪除,致使原糖的價格崩潰,許多古巴人因此失業。這徹底引燃了他們反叛的願望,而跟古巴糖業有利益關聯的美國資產階級也支援古巴的暴動。

1896年,古巴的局勢惡化,西班牙派總督瓦萊里亞諾·維勒爾尼古拉烏到古巴去鎮壓起義。瓦萊里亞諾·維勒爾尼古拉烏是個完全冷酷無情的人,他強迫50多萬古巴人從家裡搬出來,大約有20萬古巴人死在集中營中,而維勒爾尼古拉烏得到了“屠夫”的頭銜。

美國的反應很快,1896年4月6日,美國兩院透過共同決議批准對古巴反叛者的正式認可,並督促總統幫助他們獲取獨立。美國的報紙上充滿對於廣大的古巴群眾飽受戰爭災難的報道,報社之間為了競爭,誇大業已悲慘和非人道的狀況,為了提升報紙的銷售量,甚至編造出來很多的聳人聽聞的故事。一些旅美古巴人(不少已經加入美國籍)在紐約等大城市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為古巴起義者募集資金並進行宣傳,爭取更多美國人的同情和支援。很快,美國國內就民怨沸騰了。到了1897年,美國海軍部甚至草擬了一個為解放古巴可能同西班牙發生戰爭的計劃。

戰爭,已經迫在眉睫!

德皇的無憂宮內,克虜伯和威廉二世正在吃火鍋。沒錯,他們倆正在吃麻辣火鍋!現在正值隆冬時節,宮外白雪紛飛,寒風呼嘯,克虜伯和威廉二世卻吃得滿頭是汗。

克虜伯燙了一大塊毛肚,蘸了一點兒撒著鹽花的香油,一口就吞了下去。“威廉,你現在吃得越來越辣了。”

威廉二世從鍋裡面撈了一塊黃喉(豬的大血管)放在嘴裡,咬在嘴裡嘎嘣脆響:“這些雜碎和下水真的很美味!以前這些東西人們都不吃,真的很浪費。”

克虜伯又夾起一塊郡肝(雞的研磨器官),說到:“是啊,恭親王奕訢請我吃這些美味時,我真不知道這些東西可以作為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