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 第三章 老驥更老(第2/2頁)
章節報錯
懵懂的小孩當然不知道二人的言語是什麼意思,只知小師叔祖出手像仙人一般,且豪氣得很嘞。
當晚,夜己過半三更長,在玄武場上,依舊有一道身影在飛速繚繞著。
藉著那稀疏的月芒,便可看清,那身影正是林硯。藉著那遠超常人的記憶及領悟力,半個時辰便記下了《三十九橋齊點頭》的全篇口訣,連隱誨之處也全部疏通。
林硯指尖繚繞著一絲絲乳白色的氣體,那正是數時辰來,凝練到了極致的三縷外放內力。
透過快速地移動,而使自身內力翻湧得更快,達到加速凝練之效,乃是初學者正常的手段。
林硯將內力滲於指尖,一指觸中場上石壁,小步後揚,右手只剩兩縷內力,有一縷飛速轉入經脈,折至左指。
林硯身形一旋,左指抵在玄武場的巨石上,右指微彎,指脈中的內力也蜷成螺旋狀,而後隨著林硯右指彈出,內力也射入地面。
無論是石壁、巨石,亦是那地面,皆出現了一個指來寬的半米深坑。
《三十九橋齊點頭》,既是武當點穴法,其實也算得上是一門殺人技,全看用者如何,林硯坐在地上,大口地喘著粗氣,用手從道袍袖部擰出的“水”,啪啪地落在石板上,俞丙青抱劍而立,站在武當大殿的房頂,望著這一幕,眼角微潤,卻又被輕抹而去。
翌日,林硯換上了一身寬鬆白道袍,青絲以髮簪而束,長至腰間。
腰側懸著一柄閉鞘的古劍,劍鞘僅是普通檀木而制,鞘內古劍,也是一樣的樸素,不入法眼。
武當位於南唐偏西北的涼州之上,距都城長安,也有著一段不短的距離。
但那僅是對於常人而言,林硯在氣機的牽引下,以二品的內力加持,對於一名二品小宗師來說,如此拼命的趕路,也僅是時辰多少的問題,並不需要常人那般舟車勞頓地趕數月路程,僅一個多月左右即可。
南唐的都城長安,燈繁人茂,一片喧嚷,儘管是在夜幕,也有著“不夜城”的美稱,原本是有著夜禁的,後也是被皇帝取消了去,滿城百姓也是極為歡愉,但更多以此享樂的,還是城中的達官權貴。
林硯徒步至皇宮清玄殿外,太監宣進,林硯遂往,朝內百官已退,左手邊有四個同齡人居之,兩男兩女。
而南唐皇帝李渠,則單手托腮,冷漠地坐於龍椅之上,身旁站著個老態龍鍾的老者,左手邊便是清一色的將作監侍衛,其中一人竟有著與師兄一般磅礴的內力,此人更是毫不遮掩。
這令林硯十分吃驚,內心也暗歎這皇宮內的不凡。
林硯單膝下跪,沉聲道:“叩見皇上,武當後輩徒孫林硯,前來應遣。
李渠一揮手,示意免禮。
隨即便冷聲道:“你來得較晚,選拔已過,不過你武當本便是道家門庭,身手自然遠超常人,大可免去複雜的裁選。”
“你左手邊這四位,正是被選錄的此屆行客,傾玄少城主姜少卿,永春樓天字甲士劉泰,冰清莊主之女上官儀,以及崑崙山,也就是那位當朝武評第一的氏妹,東方月明。”
“四人中,皆是處在二品,你任選一人交戰,平手或是勝出,便過考核,結果如何,盡出全力,點到即可,可傷人,卻不能取雙方性命。”
“考核明日在殿外雲宵場上舉行,不過,若是武當準備了這麼些年,連此考核都過不了,那就讓張秦陽,換個七十二峰主的峰主來吧。”
林硯眉頭微微一皺,卻也沒說什麼,只是稍稍點了點頭。
“朕乏了,爾等各自退下吧。”
“是。”眾人應道。
林硯到了客棧,樓內小二的吆喝聲依舊,林硯在櫃檯前交了銀兩,向掌櫃要了一罈陳年杜康,徑直走向樓上雅間。
房內乾淨整潔,林硯走向客間視窗,看著窗外那遊人匆匆的永安街,頗有些思緒飄然……
想起小時候,師兄曾帶自己下山採伴,那時自己還是個小孩,要這要那,手裡握著咬兩口的糕點,另一隻手拿著糖畫,眼睛卻膘向商販手中那誘人通紅的糖葫蘆,自從被師父撿回武當,那幾個大自己一輪年歲的師兄,一直都是如父親般照顧著自己,打記事起,好像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離開過他們……
武當,真武大殿。
武當掌教這位老道人立足首殿,除俞丙青外,並排由上而下的便是有好幾個氣機翻湧的老道人,皆是七十二峰的峰主級,也是武當老掌教的徒弟,可以說還是林硯老師哥。
今舉行的,便是那林硯的還俗禮規,畢竟為皇家賣命,那便是要殺人的,還俗子弟,便不會犯禮規了。
張秦陽手握三根麝香,閉目唸唸有詞,只聽最後一詞,僅是那無力的“保佑”二字。
而這兩個字,出自一名天下第六的老人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