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抵抗海族入侵者,為了集合精銳主動殺入大海。西域跟東、中兩域差不多,掀起了一股造艦浪潮。

西域大陸本來就有不錯的魔法戰船,在這上面很容易上手。特別是魔晶炮威力強,不遜色中域的靈能大炮。

隨著陸地種族聯軍和海族激戰持續,大大小小的魔法戰船應運而生。大勢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回報頗豐。有百來米的龐然大物;有數十米的兩層樓船,搭載十幾門魔晶炮和弩炮,威力十分強大。

也有二十多米的船隻;還有十多米長的小帆船,最多就是船首,船尾各有幾門弩炮,戰鬥力馬馬虎虎。這些是實力不濟的公國和大貴族搗鼓出來的。

那些小貴族資金短缺,人員不足,情形就更是有些尷尬。絕大多數都是沒能成功,成功地也有點蹩腳。

不是一個七八米的漁船就是一個獨木舟的形狀,銘刻著各種魔法陣也具備入海能力,掛上風帆速度還挺快。只能搭載七八名弓勁弩兵,戰鬥力堪憂。

魔法戰船好壞就不說,數量持續增多,規模越來越大。氣勢洶洶地殺入海中,造成的傷害十分可觀。海族入侵勢頭為遏制,大陸局勢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從海域湧上大陸的海族遭受到沉重打擊,損失慘重。最重要的就是隔水徽章來不及收集從而丟失。湧上海岸者持續減少,沒有鋪天蓋地的數量難有建樹。

這些醜陋的生物知道最初的較量敗了!短時間內根本攻不破人類防線。根本就不能擊潰陸地種族。

他們也是智慧生靈,明知不是對手也不會自己找死。仗著身後有無窮大海,各類水產豐富食物不用愁。竟是在沿海區域和海岸線修建了具有海族特色的珊瑚碉堡和要塞,等待越來越多的海族匯聚。

大半年前淪陷的海王城更是改造成了海族城池,周邊海域遍佈海族據點,打定主意要跟陸地種族死磕到底。

大巫神教提供的兩千多艘強大而的戰艦,訓練精銳海軍。其作用難以估量,除了風暴海域和黃金海岸仍在上演海族圍城。基本上終止海族第一波攻勢。

其他大部分跟西海接壤的區域,暫時恢復平靜。海族在等待深海種族遷徙,人類各勢力也在積極備戰。

魔法戰船這種特殊的裝備多了,也帶動一系列連鎖效應。提升防禦耐磨的黑樹漆成為了緊俏戰略資源。

原本很少有人問津的黑樹林,一片被貴族炒到了天價。魔法戰船上的專用水晶燈價格也十分高昂。

哪些適合修補戰艦的特殊原木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物資。

……

只要有關魔法戰艦上的東西,各種產業行當相繼誕生。船員和水手這兩個職業一時間風靡整個大陸。

綜上所述,只是小打小鬧。

魔法戰艦一多,船上的魔晶炮相應的增多。每次跟海族作戰,消耗的晶石劇增。但是,大小勢力自身有底蘊,幾場大戰不在話下,各自疆域還有晶礦。

一支支勘探隊前往各處,試圖找到更多的晶礦,靈礦。採礦隊伍奔赴,疆域內晶礦開採速度提升。源源不斷的晶石,靈石運出礦洞成為戰略物資。

艦載弩炮數量就更多了,消耗的弩箭是一個天文數字。即便每場大戰結束,人們都會習慣性打掃戰場。可在混亂的戰場上,弩箭損壞或丟失不在少數。

大型弩炮沒有弩箭就是擺設,弩箭儲量成了重中之重。

暗黑教廷笑彎了腰,因為將近半數的大型***炮來自暗黑勢力。鋼鐵弩箭透過暗黑商會流轉至各處。甚至關鍵時刻用的破魔箭也被各勢力爭相瘋搶。

別的不說,單單靠販賣弩箭,就回籠了大批資金。暗黑教廷暗處的軍工廠規模宏大,一直在高速運轉。成捆弩箭和大型弩炮鍛造而成,輸送各處。

軍火果然是最賺錢的一筆買賣。

暗黑大長老諾瑪丹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更是感慨不已。

遠東商盟也抓住了這個機會,少量的戰艦剛一問世還沒來得及下海,就被得到訊息的小貴族搶購而走。

有的商團半年來抓緊時間打造的幾門魔晶炮也被搶購殆盡。弩炮和弩箭也是搶手貨,根本就供不應求。

而在矮人王國和各王國武器商鋪,大型弩炮沒有。人腿粗,成人胳膊粗等弩箭成了鍛造坊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