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李克用出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外部的形勢對黃巢不利,他不再派兵向長安以西擴張,轉而控制長安以北的地區。
881年四月,黃巢派部將王玫前往邠州,接管邠寧節度使職務。邠寧節度使的冶所在邠州,位於陝西咸陽的邠縣、也稱彬縣或彬州。
但邠州此前只是名義上歸順了黃巢,因此,當王玫到達後,受到邠州別將李重古、邠州通寨鎮將朱玫這兩位將官的武力反抗。
此二人上表重新歸順唐朝廷,並且合兵攻擊王玫。王玫初來乍到,毫無根基,最終被殺死。
唐朝廷接到表章後,任命李重古為邠寧節度使、朱玫為節度副使。李重古派朱玫率兵前去與農民軍作戰,聽從鄭畋指揮。
當時,除了這些藩鎮主將,還有一位叫李克用,不得不提,此人是唐末最具威力的風雲人物,當之無愧的三大男主角之一(黃巢、朱溫、李克用)。
前面提到,山西代北監軍使陳景思與沙陀族人瞿稹、李友金回到代州招募了三萬軍士,準備前往陝西勤王,與農民軍作戰。
由於這些軍士大多是胡族人,性情比較彪悍,李友金對這些軍士難以控制。李友金就遊說陳景思,讓他上奏朝廷,希望召回在雁門當地有威信的沙陀族人李克用來領兵。
陳景思於是派人到成都行宮向唐僖宗請奏,唐僖宗頒下詔書批准了陳景思的請求。李友金是李克用的族父,他立即帶著詔書,率領五百騎兵到韃靼部落迎接李國昌、李克用父子。
李國昌、李克用何許人也?在此值得濃墨重彩詳述一番。
李克用是在856年生於神武川的新城(山西雁門關北部),本姓朱邪。他的祖父朱邪盡忠是山西代北沙陀部落酋長,唐朝中期時叛離吐蕃歸附唐朝。吐蕃派出大軍前後圍追堵截,沙陀部且戰且走,經歷數百戰,朱邪盡忠戰死,其子朱邪執宜率領餘部一萬餘人進入山西代北地區。
朱邪執宜後來因有軍功逐步升遷,歷任蔚州刺史、雲州守護使、太原行營招討、沙陀三部落軍使。
後來又因鎮壓龐勳領導的農民起義,朱邪執宜在874年被唐朝任命為振武節度使(冶所在單于都護府,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皇帝賜名李國昌。
李國昌的兒子李克用,年輕時就射箭技術驚人,15歲就隨父出征,衝鋒陷陣,軍中稱之為“飛虎子”。鎮壓龐勳農民起義後,李克用也因功被封為雲中郡牙將。
李國昌的勢力在當時越來越大,引起了唐朝廷的警惕。唐朝皇帝因擔心李國昌在振武本地勢力太大,調任他為雲州(大同市)刺史、大同軍防禦使,但李國昌卻稱病不赴任。
878年,李國昌的兒子李克用已升任沙陀副兵馬使,戍守蔚州(河北蔚縣。在同族人的幫助下,李克用除掉朝廷派來的大同防禦使段文楚,又佔據了雲州。
由於李國昌已佔據振武,而李克用實際佔據了雲州(大同),朝廷不想讓這兩個地方都被李氏父子佔有。
878年四月,朝廷調振武節度使李國昌擔任大同節度使,目的是希望他父子只佔據云州這一個地方,但此父子二人不答應,開始對抗朝廷,還合兵攻陷遮虜軍,併入侵山西的忻州地區。
唐朝廷調遣(河南滑州)義成軍、(河南許州)忠武軍、(山西潞州)昭義軍、(河南懷州)河陽軍四個鎮的兵馬在晉陽(太原市)會合,共同抵禦沙陀軍,但官軍最終戰敗。
此時是880年二月,正是黃巢剛佔據長安三個月的時候,李克用的沙陀族軍隊二萬餘人趁勝進逼晉陽(太原)。
朝廷為了對付李克用,派出黃河以北地區的兩路軍隊與李克用作戰:
一路是大同軍節度使李琢,屯駐在代州.
另一路是幽州(今北京市)的盧龍節度使李可舉,屯駐在雄武軍轄區(天津薊縣)。另外還有吐谷渾部族首領赫連鐸的軍隊一起討伐李克用。
當時,李克用派遣部將傅文達守護蔚州,部將高文集守護朔州。本來,朝廷的軍隊並沒有勝算的把握,但官軍卻採用離間計,成功勸降了李克用的部將高文集,高文集獻出了朔州,這對李克用無疑是後院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