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先帝遺詔(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訊息對李孤行來說還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沒有高手,他逃出皇宮便會容易些,憂的是,若沒有高手,這十八尊佛像自己如何能敵?
那十八尊佛像又結成大陣向李孤行攻來,將攻勢匯聚(本章未完!
267、先帝遺詔
一處,蘊藏著磅礴威力。
李孤行越鬥越悍,縱使不為了自己,為天下百姓留住這樣一個賢德的太后,他也不能退縮半分。
李孤行本就鬥不過這十八個佛像,幾個回合下來,身上的血漬更濃,幾乎要敗下陣來。
“難道我還要再死一次?”
想到這“死”字,李孤行心頭登時一緊,回想起方才在幽冥地府之中無限留戀與絕望的望著奈何橋,不禁又回到了當時的那個狀態。
他竟再不出手去擋了,任由那十八個佛像向他強攻而來。
不僅如此,連“金剛不壞神功”也被他撤了回去,整個人毫無保留的暴露在十八個佛像身前。
孫太后見此情形,大急道:“少年郎,你要尋死?”
尋死?自然不是,李孤行自幽冥地府回來之後,知道生命來之不易,哪裡還有想要尋死的想法。
可他這般一動不動,毫無防備的站在這裡不是尋死又是什麼?
十八個佛像合力一擊,就要擊到面門的時候,忽而白光大盛,那根如玉般晶瑩的骨頭擋在李孤行的身前,將那些佛像迫了開去。
白光之後,李孤行淡然站立,整個人處於一種極度放鬆的狀態,身後逐漸升起了一柄長劍,一柄閃耀光芒的長劍。
不知何時,他丟失的劍心被逐漸尋回,長劍無鋒,算不得完全,卻是他真正的劍心。
就在“傳世龍骨”以白光阻隔十八佛像的時候,李孤行由心中孕育而出的長劍也自身後生了出來,隨著他兩眼暴睜,長劍劈斬而下。
孫太后武林高手見識不少,便是他的丈夫,宣宗朱瞻基就是一等一的武林高手,包括他早年的經歷,似乎從未見過這樣凌厲的劍法,更沒見過這樣純粹的劍心。
“你究竟是何人?”
李孤行不再隱瞞,言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是原北鎮撫司千總李四顧之子,李孤行!”
言畢,那無上的劍氣猶如切豆腐般將那十八尊佛像斬成了渣滓,塵土灑滿了仁壽宮。
孫太后撫掌大讚,同時腦中回憶了起來。
太皇太后張氏還在的時候,身邊跟著一個叫做夜風聲的小太監,乃是三保太監鄭和收養的義子,而他的身邊有一個十分要好的玩伴,似乎正是這李孤行。
再一想,孫太后面色變了起來,竟變得有些驚慌。
面對那十八尊佛像的攻擊他尚能不動如鍾,此刻面對護著他的少年,卻變了面色,只因在他眼中,李孤行遠比那十八個佛像更加可怕。
“你便是殺了駱勇的李孤行?”
李孤行心頭緊縮,收了神通,對太后鄭重一禮,“此間誤會頗多,駱勇畢竟死於我手,但卻並非是我殺了他。”
孫太后定了定神,再見眼前少年,斜眉入鬢,眼角斜飛,很是少年英氣,雖然面容之上多了幾分邪氣,但整體來說仍是一個偏偏正人君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