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上代恩怨(第2/2頁)
章節報錯
既要欺天,那便欺騙到底,連死也欺騙。
只要過了時辰,將泥菩薩從幽冥地府之中帶出來,到時候天譴已過,他便安然無恙了。
諸葛玄策粗略給自己算了一卦,卦象現實“富貴險中求”,當即他排除一切雜念,運起神通,運用“陰陽紫金闕”連線了鬼城酆都。
在進入酆都的一瞬間,諸葛玄策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逐漸變得冰冷,但泥菩薩的狀態卻越來越好,不僅再也不嘔血了,連深可見骨的潰爛也已肉眼得見的速度繼續生長好。
這令諸葛玄策喜出望外。
然而,又有一個難題將他難倒,且不說幽冥地府之中有沒有時辰,便算是有,那跟人間也不大相同,他又如何能夠確定過了當晚子時?
更何況,此處遍地鬼魂、更有數不盡的陰差鬼神,他武功在高,哪裡能在這裡使出半點威風,自然不敢找人打探,更不敢說什麼。
他尋了一個僻靜的所在靜靜的等著,心中暗暗作著打算。
“等到我身體撐不住的時候就出去!”
這是他一貫的做法,也是他一以貫之的信念,保全自己的性命才是最為重要的。
好在,這一次幽冥地府之行並沒有碰到什麼遊魂鬼差,待得他身體冰冷到近乎炙熱的時候,諸葛玄策心知自己已經到達了極限,用盡最後一絲力氣透過“陰陽紫金闕”走了出來。
陽光照耀在兩個人的臉上,一個面如死灰,一個卻異常的紅潤。
不知過了多久,待得諸葛玄策睜開眼時,泥菩薩已經好了。
泥菩薩見得他醒了,徑直跪了下來,口中大呼,“恩公!”
諸葛玄策嘴角微微勾勒,心中算計起了泥菩薩。
“別說恩公不恩公,你沒事就好。”
泥菩薩是個豪爽之人,哪裡有諸葛玄策這麼多心眼,聽他這般一說,心中好不感激。
諸葛玄策又道:“咱們經過了多少時日?我昏睡了多久?總覺得自己神遊太虛,差一點便萬劫不復了!!”
那時他已經位列天下“三絕頂”之一,雖不知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這份能耐,想來就算不是真正的絕頂也差不了多少。
要讓他萬劫不復倒是有些誇張,更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他這般說,無非是想要泥菩薩感激他。
果不其然,聽諸葛玄策這般說,泥菩薩就像個孩子一般信以為真,將那頭磕的更響亮了。
諸葛玄策見機行事,以極快的速度將泥菩薩扶起,展露一手武功的同時口中安慰道:“都是江湖中人,我哪能見死不救,你快看看身上哪有不適。”
說話間他的手已經搭上了泥菩薩的脈搏,略微裝作沉思一陣,言道:“兄臺脈搏虛弱,好歹保住了性命,只需在我這裡吃的月餘的藥物,保管還你一個健碩的身軀。”
他不等泥菩薩回答,徑自走了出去
那泥菩薩乃是個爽朗豪邁的性格,對待不相識的人尚且能夠鼎力相助,對諸葛玄策這樣的恩公,哪裡還有不滴水之恩定湧泉相報的道理。
加之諸葛玄策想的周到,不顧自己反而處處為自己著想,心中當即做了決定,這輩子就算給諸葛玄策當牛做馬也心甘情願。
諸葛玄策大體上也猜到了泥菩薩心中所想,但要讓他進一步沉淪,進一步為我所用,必須要裝出一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樣子,且這些虛偽的行為一定要做的如同發自內心一樣。
經過他一個月的照料,泥菩薩徹徹底底的好了起來,面對這樣的恩德,他恨不得當即拜入諸葛家,成諸葛家冒姓子弟。
只是,泥菩薩性情雖然樸實,畢竟不是個傻子,同諸葛玄策相處一段時間以後,發現了諸葛家的秘密,知道了他們的野心。
救命之恩是該報答,但攪動天下,為禍蒼生的事,泥菩薩無論如何不敢做。
畢竟個人性命與天下大勢相比,只能算作小恩小惠了。
在一個雨夜,泥菩薩不辭而別,縱使仍對諸葛玄策有求必應,卻再也不敢相信諸葛玄策半分言語。
但近些時日,自諸葛玄策有了李孤行這樣的徒弟之後,他心中所想已然改變,一切只希望自己的徒弟過的順遂,近乎將那諸葛家的夙願拋到腦後。
也因如此,泥菩薩才會如此心甘情願的幫助諸葛玄策,也才會不遠萬里來到天竺幫助李孤行。
不過,李孤行瞧著泥菩薩普普通通的樣子,再看他的腳步虛浮,那武功可能不如江湖之中二流水準。
他湊近諸葛玄策耳邊,問道:“師父,他武功平平,你就不怕他託我後腿?”
諸葛玄策詭秘笑著,小聲道:“別看他這副樣子,這些年來,連我都沒打贏過他,不信你試試?”
這句話令李孤行震驚的不行,半晌說不出一個字來,“你們武功相差這麼多,您竟然沒贏過他?”
諸葛玄策道:“他也贏不了我,都一樣的,你親自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