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大約過了一個半時辰,原本廣袤無垠、纖塵不染雪白的大地變得如同蛛網一般,來到萬友客棧的人將雪地踏出了一條條足印,而在蛛網正中的萬友客棧,正像是一條無比碩大的蜘蛛在等待著他的獵物,充滿著危險。

自那尖細的聲音傳過之後又過了好一會兒,萬有客棧裡的所有人都沒有看到半分影子,萬物又沉寂了下來。

忽而,一個老者的咳嗽打破了這個寧靜,他穿著一身破爛的衣服,衣服之上補丁蓋著補丁,腰間繫了六個破袋子,手中駐著一根摸得油亮的竹棍,尖端已經開裂。

咳嗽了兩聲言道:“依我看,都別等了,咱們這麼多人那李孤行斷然不敢來。”

段無涯輕蔑的瞧了那老者一眼,“呵!沒想到丐幫的六袋長老竟是這般短淺的見識,據說那李孤行十分年少,估計方才那尖細的聲響便是來自李孤行的。”

眾人也都是他這般想法,所以才嚴肅以待。

那丐幫長老不怒反笑,向段無涯拱了拱手道:“我丐幫自比不過永夜城蛇劍堂的堂主見多識廣,我老叫花子乃是一個要飯的人,吃了上頓沒下頓,不瞭解李孤行也屬正常,還請問那李孤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人,也讓老叫花子開開眼。”

段無涯笑的更加輕蔑,說道:“李孤行,年幼成名,十四歲便入得北鎮撫司做了錦衣衛,僅一年就升任小旗官。在錦衣衛時號稱刀門幼劍,是武道之上少有的俊傑!”

段無涯生性極為孤傲,一生之中少有讚譽,對李孤行不捨溢美之詞,足可見李孤行行高功強,遠勝他人。

飛魚服、繡春刀,錦衣衛之中帶藝投門的不在少數,然在入錦衣衛後無一例外的捨棄成名兵刃而只用一柄滿身錦繡的長刀,這是錦衣衛的規矩。

可李孤行是個例外,不僅因他父親李四顧官至北鎮撫司千戶,更因他一柄長劍使的極為厲害,北鎮撫司不忍這等劍法絕跡便破例讓他使用長劍,故而號稱‘刀門幼劍’。

悟行和尚誦了聲佛號,面漏憾色,“阿彌陀佛,李施主原本是一代少年英豪,國之棟樑,奈何他跟其父一起做了瓦剌的走狗,實乃國之禍患。加之李孤行親手殺害義父駱勇,於情於義,天下人無不憤慨,縱舍老納一命也要將他斃於掌下!!”

說到這裡中年男人身邊的孩童渾身顫抖,眼睛死死盯著那男人,似要生吞活剝一般!

段無涯道:“禿驢,你別擺出這副憂國憂民的樣子,假不假。來這裡的人可不少,都是衝著李孤行身上那本《洛神劍訣》來的,他李孤行再怎麼天資聰穎,也絕不可能以這等年紀有這般武藝!一切都是靠那《洛神劍訣》。”

說到這,他的眼中閃爍出光芒,“一人一劍,殺得北鎮撫司數百錦衣衛落荒而逃,飄然而去,這是多麼神奇的劍訣!!”

悟行和尚少有的漏出怒容,“施主此言差矣,且不說我出家之人本不屑習得那些殺人的伎倆,單論我少林藏經閣中七十二門絕技中又有哪一門不是名動江湖,怎會捨近求遠貪圖李孤行的《洛神劍訣》?!”

段無涯道:“少林向來自詡正宗,可你們藏經閣中所謂的七十二門絕技就真的那麼厲害?別忘了,幾十年前你們少林可是和武當聯手才堪堪敵得過我永夜城,我永夜城的《龍鱗寶典》才是天下無上的絕技,這般看來我永夜城更沒理由貪圖那《洛神劍訣》了?所以你少林跟其它自詡正大的門派一樣,只是說的好聽,實際上還不是跟我們一樣蠅營狗苟。”

“你......!”悟行和尚怒了,真氣鼓盪,一身單薄的佛衣逆風而動,單拳蓄力,他回頭看向武當凌虛道長,言道:“老衲今日便要除魔衛道,道長幫是不幫!”

靈虛道長知他性如烈火,幾十年來都是這個脾氣,然此時確不是拼鬥的時機,面色變了幾遍,終是默不作聲。

段無涯一見,也擺開架勢,雙手做龍爪狀,一聲龍吟響徹天空,施展的正是永夜城的看家本領——龍鱗寶典。

眼見兩方要鬥,那極其尖細的聲音便又傳來“一群腌臢潑皮,明知咱家要來還要動手嗎?”

眾人偏頭看去,但見十幾個錦衣衛列成兩隊在前方開路,虎背、蜂腰、螳螂腿,好不威風。錦衣衛後面有兩個穿著綠衣的小太監在一頂華美轎子兩旁侍奉,另有四個綠衣太監抬著轎子。

一行人走的極穩,如在無波無瀾水面上行舟,可見那一行人武功之高。

直到見到這頂轎子,眾人才知道那聲咳嗽來自何人,能使喚的了錦衣衛又有這般尖細的聲音,必定是來自東廠的高手。

眾多江湖豪客紛紛站起了身,無論是永夜城還是海河幫,亦或是少林和武當,此時此刻都衝著轎子行禮,因他們知道,得罪東廠的人,遭受的便是滅頂之災!!

他們一直行著禮,足足有半刻鐘那頂轎子才落了下來,兩個小太監一個掀開簾子,一個伸手攙扶,自轎子裡走出一個雙鬢斑白的公公。

他目光如電,掃視一遍後才略顯滿意,伸手搭在小太監的小臂上,“江湖之中當真沒有規矩了,咱家一聲咳嗽竟混若不覺,該死!該死!!”

眾人一陣沉默,誰也不敢再說半句,甚至連半個屁都不敢放,就連丐幫的人都收斂起那一身懶散的樣子,頭低得近乎埋進了褲襠裡,生怕被人瞧見。

此人名叫海迎春,乃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緝事廠首領太監王振手下的得力干將。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早逝,時年九歲的朱祁鎮在太皇太后張氏的堅持下立為新君,王振得勢,一躍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兼任東緝事廠首領太監,文武百官為巴結王振自甘認父,一時之間權傾朝野,無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