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操和青州兵(二)
章節報錯
曹操儘管有曠世的才幹,可是受制於軍事資源的嚴重缺乏,更被“擁漢”的政治立場拖累,不能統一中國,是必然,更是可惜!
從一般的印象中,曹操戎馬生涯的後期最主要的敵人是孫吳與劉蜀,不過,個人以為,上面的兩個敵對勢力其實是無力對曹操政權構成致命威脅的。曹操政權致命的威脅是在被曹操統一了的北方,那些沒有被黃巾軍掃滅的世家大族餘孽。
這夥子餘孽重的大部分,對曹操本人以及他的政權有種天生的變態的敵視與仇視。陳琳為袁紹寫的那個槍手文章裡就用極惡毒的文字宣洩著世家大族們對曹操的怨懟:“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這個槍手文章就抓住曹操的宦官家世破口大罵,卻全然不看曹操的從政生涯中,卻從沒有依仗宦官勢力為非作歹為虎作倀。更無視曹操硬手打擊宦官氣焰的善政。《三國志·武帝紀》中裴松之注引的《曹瞞傳》裡就寫的明白:
“太祖初入尉廨,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不避豪強,皆棒殺之。後數月,靈帝愛幸小黃門蹇碩叔父夜行,即殺之。京師斂跡,莫敢犯者。”
有宦官家世的曹操,卻對大宦官的近親痛下殺手,這就是“法不避親”的無私不阿!哪些世家大族們,哪些人渣餘孽們,哪個能做到這一步?可是它們居然就能厚著臉皮胡說八道!這些有奶就是孃的渣滓們,大部分而言,沒有什麼堅定的政治信仰,罔顧儒家經典中的忠孝教誨,看到那個為它們攫取無數利益的東漢政權已經是個空殼子了,就棄之如敝履,蟻附那個妄圖判漢自立的袁紹。對那個僭越的袁術也不去群起而攻之!但是,對於曹操這個最堅定的擁漢派卻極盡打壓暗算之能事。在陳琳為袁紹寫的那篇著名的槍手文章裡說了這麼幾句話:
“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逸,天下知名,以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縣之戮,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于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
這幾句屁話說的就是前文引用過的材料中提到過的曹操與呂布的大戰,這場大戰的起因就是因為一個叫邊讓的名士被曹操殺了,兗州的世家大族們就勾結了呂布發動了對曹操的叛亂!看起來,袁紹、袁術對東漢王朝的反叛是不會讓世家大族們動容的,漢獻帝幾近階下囚的慘景也不會讓它們義憤填膺,但是一個胡說八道的邊讓被殺,卻能引發它們兔死狐悲的涕泣,舉刀砍人的沖沖怒氣。這夥子人是些什麼貨色不是很清楚麼?這夥子人自稱是儒門後學聖人之徒,但是它們無視孔子教導的春秋大義,只計較同類、自己的利益是否受損,來決定自己支援誰,背叛誰。這夥子人是一夥子沒有是非觀,榮辱觀,廉恥感的人渣!這夥子人恰恰是曹操著力要對付的最兇險的敵人!同這夥子暗藏的敵人進行的暗戰,也把曹操的精力消耗多多,曹操怎麼可能統一中國?
恩格斯說過:“在這種普遍的混亂狀態中,王權是進步的因素,這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王權在混亂中代表著秩序……”。
這個道理曹操未必有如此直白凝鍊的認識,但是,在當時知識階層熟知的儒家經典中卻有與之類似的表達。《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這段不長的語句隱含著的“春秋大義”就是高舉王權,維護中國一統!中國的統一就是歷史的進步,分裂、混戰就是開歷史倒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獨尊的“儒術”實際上就是以這部《春秋公羊傳》“領班”的公羊派儒學。他用這一派的儒學做理論指引,對外掃蕩匈奴;對內消除諸侯國的叛亂維護國家的統一。
曹操擁漢的本意就在這裡。東漢末年的大動盪、大混亂,在秦統一中國後是空前的。就是恩格斯口中那個“普遍的混亂”!那麼曹操擁漢的舉動就是在重塑王權完成“統一”這個進步的歷史重任!無論在袁氏兄弟為首的世家大族怎麼蔑視、輕視、無視、漠視那個東漢王朝,但是,在曹操的眼中,這個幾同於空殼的東漢王朝畢竟還存在了近二百年,還是可以作為一面旗幟引領中國的統一大業的。被大多數世家大族們擁躉的袁氏兄弟及其支持者們,以及三國曆史之中任何一個對抗曹操的割據勢力,都是在開歷史倒車,永遠都是被釘死在歷史恥辱樁上的乾屍、木乃伊!
所謂世家大族,一般就指士族,據說就是“服膺儒學的豪族”,也就是披著精通儒學外衣,依靠對儒家經典進行曲解累代得官的地方惡霸。這些人,利用本來就有的鄉土勢力,結合做官以後的政治權勢,為自己兼併攫取數量驚人的土地,役使無數的失地農民為之創造財富。這些敗類,家家有土圍子,戶戶有私兵,個個有佔地廣大的莊園與大量的莊客奴隸,它們的“家”,實際上就是一個個的獨立王國。它們土圍子中的私兵不會為國家統一出力,它們莊園中的莊客奴隸也絕不會為政府國家的經濟創造財富,它們的私兵只為土圍子的安全砍人,莊園的莊客奴隸也只為這些惡霸們創造財富。甚至於它們還利用手中的武裝與權勢一次又一次地兼併自耕小農的土地,並且將之擄掠為自己的奴隸莊客,為自己的財富與權勢再擴大服務。更甚至於直接參與到軍閥混戰中。
這夥子世家大族的土圍子莊園蔭庇了大量的人口,並且無休止的進行土地兼併,人口擄掠。而被世家大族們控制、廕庇的人口資源,耕地財富是曹操無力控制的。事實上,曹魏時代的中原,實際的人口數字也遠不是上面提到的曹魏政權的郡縣行政系統的編戶齊民與民屯系統的屯田民數字的加總,還應該把世家大族莊園中的莊客奴隸與私兵算上。如果把這些世家大族的莊園廕庇的人口、私兵全部歸在曹操手中,中國的統一是指日可待的,但是這可能麼?這些世家大族會容許曹操的屬下去它們的莊園裡徵兵、收稅麼?容許曹操把它們廕庇的人口與土地收歸國有,為統一戰爭出力麼???不能!豈止不能,就是一個邊讓被殺,就引發了兗州這些世家大族們的叛亂。這場叛亂教育了曹操,對於早已坐大的世家大族,鐵腕打擊恐怕為時尚早,手段也許也過於激烈,所以只能用迂迴的法子慢慢地削弱。
世家大族出身的名士也好,為世家大族利益猛吹喇叭的名士也罷,只要跳踉阻礙統一大業,那一定要殺,但是,殺邊讓的時候,就造成了惡果闖了大禍,當時曹操實力不強,還有強敵環伺,操之過急;那麼官渡之戰後,曹操勢力在中原獨尊,中原肅靖,殺了孔融應該沒事。但是,緊接著赤壁之戰兵威受挫,儘管沒有損及元氣,曹操還是迅速回兵。個人以為,就是防備那些世家大族的趁勢而起。邊讓的教訓夠深。
雖說曹操在赤壁失利,不過迫降了張魯拿下了漢中,權威更盛,但是他並沒有進一步進攻劉蜀,原因除了擔心江東孫氏抄後路,也在擔憂中原世家大族的不安份上。後來的魏諷案發,不就是看到曹操在漢中、樊城的軍事失利在趁火打劫麼?
修理這些人除了殺其中的跳踉分子,更要從制度上撅了它們的老根。
招募流民屯田,就是同世族豪強搶奪耕地與人口。
“唯才是舉”的選拔人才路子,就是在杜絕世家大族們以“門生故吏”相互舉薦的裙帶關係把持從地方到中央的各級政權的野路子。
這些舉措也是在內耗,也是以武力做依託的,也是要消耗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的。統一中國,何其難也!
劉蜀的四川,是個生產糧食的好地方,更由於遠離兩漢的權勢中心,所以本地世家大族勢力不強,劉焉、劉璋夫子的平庸能力也能壓服本地世家大族的反撲。而且,中原的軍閥混戰,與大規模的瘟疫、天災也沒有波及到這個地方,確實是個割據稱霸的好地方!以大劫難之後的羸弱中原去拿下這個寶地,不易!
(這幾張陸續講解了曹操和青州兵的關係和重要性,可能有些看官不喜歡哈。
在此宣告《萌妹反轉三國》一書,由作者曖昧寶寶在獨家首發。喜歡的朋友請多多點選,花花,吐槽一切。您的支援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