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著宋林跟林美佳倆人從京裡回來前。徐可可的門市部,已經由零售開始往批發轉了。

她聯合市裡的其他幾個廠子,像是服裝廠,紡織廠,日用百貨製造,讓他們都在亞美鞋廠的門市部旁邊開了店。

這就是她當初跟局裡提,但是局裡沒同意的方案。

她想把這裡變成批發一條街。

因為馬上就要放開私營經濟了。這些個體戶們要賣貨,就要先進貨。

徐可可就是看準了這個商機。

她把這條街,提前做出規模,打出名頭,搶佔了市場先機。讓這條街,成了全國有名的批發市場。

不光讓亞美盈利,甚至帶動了全市的經濟。

可是這離徐可可的想要的,還差一點。

這個年代還不興打廣告,雖然開在外省的門市部,讓他們廠子多少有了些知名度。

可徐可可要的是全國對亞美這個品牌的認知。

徐可可把自己的想法跟杜廠長談了。杜廠長帶她去見了方局。

原來她的想法竟跟他們,有些不謀而合。

徐可可想的是將亞美鞋廠樹立成企業標杆,將它做為典型向全國推廣。

在推廣的過程中,就會登上報紙頭條,最後就會被全國人民知曉。從而打響亞美這個品牌。

而方局和杜廠長想的則是,把徐可可打造成模範先進人物,用她來帶動人們對亞美的瞭解。

“我不行,”徐可可直接拒絕了,“讓杜廠長來吧。把一個廠子扭虧為盈。這也可以成為典型事蹟。”

看著他們倆不解的眼神,徐可可實話實說,“宋林回來後,我肯定是要離婚的。”

他們倆都聽懂了她的意思,如果成了典型,那就是模範,就要在各方面起帶頭作用。

要是離了婚,被有心人拿出來攻擊徐可可,很容易好事變壞事。對廠子和對徐可可,都會是個麻煩。

在徐可可的再三堅持下,最終決定,不光徐可可,還有劉文,魏國棟,讓他們跟杜廠長一起。做為一個團隊,向上面申報。

本來把一個廠子搞好,也不可能是一個人的功勞。

由於亞美的成績的確是太過顯著,又趕上了放開的好時候。

所以很快就得到了重視。他們被安排去幾個省座談,到處去交流經驗。

最後,還安排他們去京裡做彙報。

當時有個大報的記者要採訪他們,可惜徐可可那天身體不太好,最後延遲了兩天,才見的面。

還沒見面,徐可可又提出來,不如去到外面的公園進行採訪。

那位記者同志倒是沒有不耐煩,反而覺著這個想法很好。那樣拍出來的照片,的確會更有生活氣息。

記者跟他們聊的很開心,尤其徐可可給了他幾個思路,讓他對自己的稿子,又有了些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