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帝王認可(第2/4頁)
章節報錯
一部儒家文化,泯滅了華夏民族兩千年的狼性。
把老百姓都給治成了軟綿羊。
泯滅了反抗之心,泯滅了鬥爭之心,更泯滅了不服就乾的狼性。
簡略點講華夏曆史,漢朝之後的唐宋元明清。
哪個勢力是靠儒家文化打天下的?
就說最著名的朱元璋,做過乞丐,窮得沒法說,飯都吃不飽。
當時身在宋朝,貪官腐敗,對農民剝削壓榨,民不聊生。
正是因為朱元璋窮,沒有學過儒家文化,心中才保留了人性當中敢於鬥爭敢於反抗的那份力量。
倘若朱元璋從小識文斷字,每日三省其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一天到晚君為臣綱,那這天下哪有什麼大明王朝?
再說距離近點兒的清朝,瞭解點歷史的都知道,清朝其實就是滿族侵略漢族的成果。
當然,放在21世紀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是相親相愛一家人。
可在當年,這絕對是外族侵略。
滿族人打天下靠的是論語嗎?
靠的是殺伐的決心。
滿族人侵略成功後又是怎麼治理漢人的?
呵!清朝有句話叫做‘半部論語治天下’。
多麼可怕!
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寫過: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所以,儒家思想中所謂的仁義道德,不過是封建禮教屠殺掉老百姓根骨裡敢於反抗思想的殺器。
這,也是為什麼兩千年來換了這麼多朝代,但每一個朝代都讓人遵守仁義道德的原因。
同時,這也是魯迅先生為什麼會感慨‘我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人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扶哭叛徒的弔客’的原因。
餘鋒也承認,倘若人人因為一點不滿就煽風點火造反作亂,那華夏民族早就亡了。
儒家思想的確給國家帶來一定的穩定和良好的社會風氣。
可是從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了這條先河之後,往後綿延兩千年,歷朝歷代都用這種思想治國。
問題就大了。
在21世紀,小孩子都懂,凡事都講究個‘度’。
大米飯好吃,可你一頓吃十大碗會撐死。
兩千多年的時間,只推崇一家思想……
這事兒想想都可怕。
兩千年的文化洗腦,兩千年的服從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