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這一屆的伽藍寺入門考核還有一天,寺院裡的氣氛開始不明的燥熱起來,都說出家人應該靜心,但此時的寺院確是靜不下來。

伽藍寺在去年新收了很多佛門弟子,其中有十名弟子不太符合方丈法空的入門標準,這才設下的一年期限的考驗。

林風就是在這十名弟子之內。

十名弟子互相比拼,最終只會有五名弟子成功留下來,而進入佛門。

林風也要接受一名弟子的挑戰,比拼佛法,說是佛法,其實就是比拼武力。

因為修佛與修道不同。修道的前期不看心境,只要有合適的靈根,會納氣,就能提升修為。

而修佛不一樣,心境非常重要,或者說觀智特別重要,修為也只是伴隨著心境的提升而提升,外力所不能干擾。

道家修煉靠吸納外界的靈氣,而佛家修煉依靠梵氣,梵氣也叫“去厄氣”,每個人身體裡都有梵氣,是善念所化,是人自己的身體所產生的,並不能從外界吸納。

佛教講究戒、定、慧,這三者境界越高,修佛者體內梵氣越盛,其修為也就越高。

林風是十名正在接受考驗的弟子中唯一一個沒有觸控到門檻的人,也就是還沒感知到梵氣的存在,更沒有修習過佛法。

不過這些他倒是不在乎,他馬上就要還俗了。

師哥慧智不需要接受考驗,因為他悟性很高,直接就被師父法空收入了門。

難道因為慧智太憨?林風不太明白標準是什麼。

好在只需要挑最後一天水了,佛說有始有終,最後兩擔水挑完便是終點。

一想到如此煎熬的生活就要結束,林風開始心潮澎湃起來,雖然身子被扁擔壓的佝僂,但心裡無比燥熱。

“慧聰,你慢一點。”

慧智感覺到了林風今日的不對勁,他在後面竟然快追趕不上了,以前他可一直走在林風前面的。

林風眼看著就要爬完一千多節臺階,開始向前衝刺,而眼前的陽光突然被遮住,面前出現了一個老和尚將他的路給擋住了。

他一抬頭,這個老和尚以前在寺廟裡可從來沒有見過啊,難道是哪個隱寂的長老?

“佛祖讓你行挑水之事,是為了磨鍊心性。於內,你應當心定,於外,你應當沉穩,怎能如此急躁?”面前的老僧人看著林風的樣子有些不滿,口中指責。

林風被教訓的一愣,心想這老頭兒是誰啊?勞資挑水輪得到你在這指手畫腳?

然而他沒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選擇了隱忍,因為這個老頭兒竟然直呼師父的名諱,一定不簡單。

“法空是怎麼教授弟子的?這麼多年了還是這樣,簡直是不像話。”

這老和尚一臉的嫌棄之色。

要是按照以前的脾氣,林風鐵定會給這個老頭兒一拳,奈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只好忍耐又忍耐。

體內的封印還在,萬一得罪了這個老頭兒,到時候師父不給解了封印就麻煩了。

“不知您是?”

林風還沒開口問,身後的師哥慧智已經追了上來,口中對老和尚詢問。

很顯然慧智也不認識這個老和尚。

老和尚高昂著頭,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勢,好像完全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你們往後自然會知道本僧名諱,但現在我要替法空好好教誨教誨你們。”

說完便從臺階旁邊的竹叢中撇下一根竹條,二話不說就朝著林風的身體上抽了下來。

“挑水之時腰桿需挺直!”

臥靠!

林風被老和尚的舉動給嚇了一跳,竹條抽在身上有一種火辣辣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