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修佛(第2/2頁)
章節報錯
更何況當和尚有啥意思,整日吃齋唸佛,修習佛法,還要六根清淨,他可是有老婆的人了,怎麼能清淨?
剛好三日後就是最終的比試考驗,到時候故意輸了就行,被師父直接逐出師門,豈不美哉?
他緊咬牙關,一步步的往上爬,當他好不容易將水送到寺院的時候,午齋早已經過了,廚房裡啥也沒有了,鍋碗瓢盆空空如也。
“慧聰你怎麼才回來。”正當他就要餓暈的時候,是個慧智出現在身後。
“師哥,路上沒力氣了,慢了一點。”他摸了摸乾癟的肚皮,十分苦澀。
慧智走到跟前,將從懷中掏出兩個大饅頭,遞了過來。
“這是我午齋時特地給你留的,趕緊吃了吧。”
“謝謝師哥。”
林風看到饅頭後淚水都要流出來了,連忙將饅頭接了過來,放在嘴裡就是狼吞虎嚥。
“你慢點吃,吃完後回禪房我繼續教你入境。”看到林風吃的開心,慧智也傻笑了起來。
慧智給林風感覺就是憨憨的,不過這種憨憨的性格正適合當和尚。
“好。”林風嘴裡的東西還沒嚥下去,點頭答應。
兩個饅頭才把肚子給墊了個底,不過總比沒有強。要是擱以前,他都看不上這兩個饅頭,畢竟之前在皇宮當太監的時候可是頓頓大魚大肉。
自從修了道之後,他也很少吃過飯,主要也不用吃飯,更不知道飢餓是什麼感覺了。
回到禪房後,慧智示意他打坐。
“三天後就是你最終的比試了,以你現在的境界,很難打得過別人,這兩天你得抓緊時間了。”慧智嘆息道,他一直以來對林風都是這麼呵護。
林風也是感嘆,雖然來了寺院一年了,但還沒有正經的修習過佛法,也沒有踏入佛門修習的境界,以目前的狀態是肯定的打不過同期進來的那些師兄弟的。
入佛門之前,可能是因為沒接觸過佛門,又或者佛門太過於小眾和低調,他不知道佛門竟然也是有修煉境界的。
佛門修煉其實就是一個觀智的過程,在於自身感官對於世界認知的一個過程。
與修道不同,佛門修煉是透過自身領悟,或者是對佛經的參透而提升的。
佛門有六大境界,代表著感官認知,分別是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對應的境界也就是:和尚、沙彌、比丘、阿羅漢、菩薩、佛陀,這六大境界。
六大境界中一共有十六個小境界,也叫十六觀智。
除了沙彌和阿羅漢有兩個小境界外,其它的都有三個小境。
其實這些境界林風也不太懂,也是來了佛門之後才接觸到的。
他只知道這六個大境界對應的身份,和尚對應凡士,沙彌對應居士,比丘對應法師,阿羅漢對應鍊師(也叫金身羅漢),菩薩對應大鍊師,佛陀對應大修士。
也就是:
凡士、居士、法師、鍊師(羅漢)、大鍊師(煉虛)、大修士(合道)。
佛門講究眾生平等,所以並沒有像道家那樣把境界劃分的十分清楚,但每一個境界修煉起來都是十分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