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能臣張前龍,皇帝仁慈!(第1/2頁)
章節報錯
內閣重臣對視一眼,接著是紛紛的點頭。
管楓走到張前龍的面前,他躬身:“張大夫,管楓受教了。”
“不敢不敢。”張前龍扶住管楓的胳膊不讓他躬下去,張前龍深度躬身道:“管閣老大才,前龍學疏才淺,唯有為陛下盡此微薄之力,以報皇恩。”
張前龍十分珍惜眼前的這一切,他沒有飄,儘管是已經身居高位,但是他時刻都保持著清醒,他的學識學問肯定是不能和內閣學富五車的閣老們比的,那些人爬到現在內閣閣老的位置上,因為都具有士族的背景,所以“廝殺”異常的慘烈,都是有大學問的。
而他不同,他靠得是時運,靠得是皇帝·坤·趙錚,靠得是他的赤膽忠心。
沒有趙錚,就沒有他今日。
趙錚沒有了,他也沒有了。
在感情上,他張前龍之尊皇,他不輸任何人。
內閣重臣們都不傻,他們很快就是明白了張前龍的用意,這是張前龍替他們的陛下“暴”了一次,後脊樑骨會被那些被壓制下來的人給戳爆的,但的確是省了皇帝的事情,也解決了這個事情。
反叛者的論點是:皇帝暴虐無德,一己之好,鼎煮文人,天下舉族當反之。
張前龍是:有文人反之,皇帝仁慈恕其家族以鼎煮之警惕天下文人,反叛者,理應十族昇天,並且打碎魂魄永世不入輪迴不得超生。
一面說的是皇帝殘暴,一面說是皇帝仁慈。
是殘暴還是仁慈?
鼎煮而賜新貴食之,相對於十族昇天不得超生,相對於皇帝·坤以前的種種暴虐作為,唉,還真是顯得這是比較仁慈的了。
畢竟是,誰也不想真的為了事不關己的新貴全族起飛。
張前龍說完,那些新貴們的感覺都是變了,他們的思想被掰了回來,是皇帝仁慈才沒有連帶他們啊!不然的話,怕是他們也將人往鍋裡倒!大火燒開,放蔥薑蒜花椒茴香料酒……
內閣重臣都是頭疼的事情竟是被張前龍給雷厲風行的給解決了,這讓內閣的老臣們都是對張前龍改觀,似乎,皇帝信任提拔其,是有道理的。
這事情要是放在他們身上的話,他們是真的不知道怎麼去辦,就是管楓,都是隻想出了用自己去“頂雷”的方法來。
張前龍,是有實力的。
張前龍的作為成功的贏得了朝中許多老士族的尊重,當然,張前龍並不在乎他們尊重與否,張前龍唯一在乎的就是皇帝趙錚的心情。
劉思齊開口道:“焱都這夥兒反叛勢力怎麼處置?”
他這是詢問張前龍,若是之前,他大概是要先重秦望名、管楓等人的意見,而現在,張前龍無疑是成為了光芒蓋過秦望名而自身又非常謙卑的核心。
張前龍微微的拱手:“劉閣老捧殺前龍了,前龍為武院督大夫,之前之事兒所為陛下,此事往後,自是內閣諸位大人商議。”
他可以說,也可以不說。
但是張前龍選擇不說,他剛才的行為已經是過於的亮眼了,再繼續下去的話,光芒就是要蓋過去秦望名了,他很聰明,尊皇歸尊皇,但也不想是弄得在廟堂裡面樹敵。
秦望名笑了笑,他一眼就是看出了張前龍的心意,他回應拱手說道:“張大夫客氣了,是我等該像張大夫學習才是,相處陛下甚久,終是不如張大夫懂得陛下的心意。我等之所為,皆為尊皇,張大夫請講,有理,我等便是遵從。”
“張大夫,說說吧,裡外都是沒有外人。”管楓也是道。
張前龍見幾人神色一愣,他有意讓道,不去搶那最後的風光,而這幾人卻是尊重他,並不在意他風光到底,尤其秦望名那話,我等之所謂皆為尊皇,這讓張前龍很感動,索性,他不再推脫:“好,既然大家秦閣老、管閣老,劉閣老你們都這麼說了,我就說說我的淺見,如有不對,幾位大人請為在下糾正,大家共同討論,共同學習。”
“請。”內閣重臣組的幾人都是笑著點頭。
“晉國公府楊燦勢力和籠統起的新貴不過爾爾幾十人,依我大炎之勢力,覆手便可滅之,但我以為,滅其過於輕鬆,震懾之效果並不具有震撼人心的衝擊力度,故而,前龍拙見,放其出焱都,一路通關,叫他們反。”
張前龍此言一出,廟堂之中千官譁然。
尤其後面的人,他們面面相覷,這一句“叫他們反”要是放在往前皇帝的統治力,這是大不敬,話一出,腦袋幾乎就是搬家了。
但是帝坤這一朝吧,說嚴格嚴格,搞不好就是全天昇天,但是說規矩少了吧,規矩也確實是少了,就兩點兒,只要別跟皇帝反著來,說您不說你,只要態度到位了,說點兒什麼別的一般來說也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