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三元及第段一鳴(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禹國。
御廚房裡,水霧氤氳,香味撲鼻。
一頎長身姿的中年男子修長好看的手指拈開鍋蓋,拿出蒸好的甜品,審視了一番,不是太滿意的樣子。
“永遠也蒸不出當年的味道了。”男子低喃了一句,將手裡的水晶美容膏一放,對正在灶前燒火的某人道:“拿去扔了。”
“別啊。”燒火的某人抬起一張煙熏火燎極其狼狽的臉,如獲珍寶般護住那水晶糕:“皇上,臣的最愛啊。”
在御廚房裡打雜的御廚房總管抬起頭,看向要扔東西的某皇帝陛下和滿臉煙塵,連頭髮都被火漂了一小戳的丞相大人,鬆弛的臉皮狠狠地抽搐了幾番。
沒錯,那做飯的,是他們的東禹皇帝長孫策,而那燒糊的是東禹丞相。
哎,若讓九州諸國知道他們東禹的國君竟然愛做飯,還回回拉著丞相大人來燒火。不知該作何感想。不都說君子遠庖廚嘛。這可是堂堂東禹皇帝啊。
東禹皇帝轉過身來,露出一張雖然中年,卻仍然英俊帥氣的臉。
拿過侍從遞過來的溼毛巾,擦了擦手,長孫策神色一肅,對燒火丞相淡淡開口:“九州賽,各國排除的使團成員,都打聽清楚了嗎。”
燒火丞相一躬身,道:“皇上,大多數國家,都是太子或者其他皇子領隊,只有南淵女帝確定會去。”
長孫策猛然抬眸,隨後道:“朕,也親自去。”
燒火丞相似乎毫不意外皇帝陛下的決定,有些無奈,甚至微微同情地看了一眼皇帝。
御廚房總管看了眼皇帝,心道,難道要親自去天辰綁架太子回來繼承大業?聽說太子在天辰不願意回來。
長孫策出了御廚房,回到寢宮,看著壁上那張歲月久遠的畫,微微失神。
寢宮外,新進宮的純貴人,正嚷嚷著要進去找皇帝。
“純貴人還是回去吧,後宮任何妃嬪,不得進入玄寧殿的規矩,貴人不會不知吧?”宮廷侍衛冷冷地攔住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純貴人。
純貴人囂張地拍開侍衛,呵斥道:“一個小小侍衛也敢攔我。”
沒看到她最近盛寵最盛嗎?
侍衛嚇得退後一步,想攔又不敢。到不是不敢,而是純貴人很有心計地總是拿手碰他,他哪裡敢真的碰到這些妃子啊。要真碰了,腦袋也就搬家了。
純貴人趁侍衛狼狽退縮,大搖大擺地進了寢宮。
......
沒人知道寢宮內發生了什麼,只知道純貴人發出了不似人聲的慘叫。隨後被人抬了出來。再然後,沒過幾日,據說純貴人的母家就因為涉嫌造反還是什麼,給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了。
從此,再無宮妃敢踏入玄寧殿半步。
……
時間匆匆溜走,一晃一個月過去。
這個月,天辰三年一次的秋闈舉行。
無數寒窗苦讀數載的讀書人早早就來到京城,等候這一次的會試,希望能一鳴驚人天下知。
國子監裡的權貴子弟裡,部分心氣很高,也確實有才華的那部分人,也紛紛下場,參加科考。嗯,雖然憑藉身份,可以免科考就入仕途,可是朝廷也有規定,只有經過科考的,才有資格有機會年紀輕輕就入內閣。
內閣,那可是登上高位最順利最近的路啊。所謂非翰林不得入閣,非庶吉士不得擔任首輔。
能進入翰林院,那就是站在“巨人”肩頭的高起點啊。
而段一鳴,繼續延續了他的學霸體質,成為會試第一,即會元。如果再中一個狀元,他將實現天辰二十年內唯一的三元及第。上一個三元及第,還是當今的丞相夏仁貴。
十日後,殿試舉行,皇帝親自主持,考察範圍是策論,讓一路披荊斬棘進入殿試的貢士就“何為真正的帝王格局”以及國治民生等四道題目,當場執筆論述自己的見解。
段一鳴不負眾望,再一次拿下殿試第一,成為狀元,真正實現了三元及第。而榜眼和探花,都是國子監出來的優秀權貴子弟。
根據當朝官制,殿試第一會直接進入翰林院,從翰林院修撰開始做起。到此,古代讀書人的科考之路已算走到最高處,至於後面仕途能走多遠多高,這個就看個人才華和造化了。
放榜那天,從京中權貴到商賈富戶,多少人,暗戳戳地守在榜單那裡,想榜下捉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