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所謂帝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文荀這話是當真把李安給問住了。
有什麼用?
要是沒用,自己會想著去微服私訪?你這話莫不是在放屁?
不過嘴上,他還是老實說道:“怎麼能沒用,知道災民們到了何種程度,缺少什麼,想要什麼,朕也好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佈置,這樣也能避免物資的浪費,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李安真是這麼想的,因為現在的大漢是真的很窮,這麼做很有必要。
能用其他辦法的,就先用其他辦法,例如玉函關,缺鹽,那就想辦法弄鹽,至於其他弄不到的,再花錢解決。
兩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的問道:“然後呢?”
“然後?自然是去解決災民的事情啊,災民解決完了再去解決其他事。”
就見兩人齊齊搖頭:“不,陛下還少了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昭告天下,宣揚陛下你的豐功偉績。”
李安大驚,你們這說的是什麼邪典?我若這麼做了,豈不是成了沽名釣譽之輩?
兩人繼續道:“去關內看看也好,但不能是微服私訪,相反陛下還要先昭告天下,大肆宣揚,特意去關內檢視,體恤民情。”
李安當時就日了,你倆說的這是人話?
大張旗鼓的過去,然後裝模作樣的體恤一下民情,回來之後就把事情拋到一邊繼續享樂……這一套怎麼這麼眼熟啊,原來兩位也是玩政治的高手?
當然這話就純粹放屁了,一箇中書令一個尚書令,明面上是除了皇帝以外權利和地位最高的人,能不是玩政治的高手麼。
李安不由苦笑,隨即問道:“那這樣,朕不是會被更多的人罵?”
文荀摸著自己的鬍子,換換點頭:“若是回來之後毫無作為,的確會被人罵,但若是回來之後,陛下能就此做出一番成績,那得到了只會是誇讚美名。”
“陛下可知如今大漢的處境?多少人食不果腹,民不聊生,甚至今年在各地都出現了不少說要亡國的聲音,可見如今的大漢到了一個多麼絕望的地步。”
“他們缺少的是什麼?食物?房屋?銀錢?這些自然都缺,但最重要的是什麼?”
文荀講到這裡,不再說話了,而是看向李安。
李安神色複雜,換換吐了口氣:“最缺的,是希望吧。”
一個毫無希望的國家,縱然是大羅金仙也救不回來,即便是普通動物都有著趨利避害的本能,又何談更加聰明的人類?
若大漢真的完全沒有希望,到時候怕是全民皆反,說不定到時候匈奴破關,沿途百姓只會拍手叫好。
哪怕,他們知道匈奴也不是什麼好人,他們只會燒殺搶掠……但那並非是禍害全部,人人都會忍不住想,自己或許會是躲開的那一部分人。
而一個毫無希望的國家,沒人躲得過。
就如文荀所說,大肆宣揚體恤民情,或許一開始會是罵聲,但等真的有了起色之後,那就是一個希望。
若不是沒有辦法,誰會歡呼著迎接外敵入侵?
其實李安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想明白一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