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災情(第1/2頁)
章節報錯
潮州,因為常年雨水充沛,水路發達,固得此名。
正是因為雨水充沛,所以潮州對水患之事尤為重視,這才導致了在洪澇來臨的時候,並沒有受到太重的打擊。
又因為水路發達,交通便利,所以相較於周圍其他地區,這裡更為富饒——也正是因為如此,潮州才有底氣接納最多的災民。
李安是在離開皇城之後的第十三天抵達的潮州。
當然,這十七天並不是全在趕路,沿途在幾個城市逗留也花去不少時間,回去的時候就會快很多。
一開始預計的一個月時間有富裕,花費了十七天時間也尚且還在計劃之內。
潮州碼頭,在鄭高的攙扶下,李安走下了船。
倒不是李安暈船,而是這十七天裡的經歷,著實讓人不堪回首。
之前總說什麼民間疾苦,名不聊生,但對李安來說,這都只是停留在嘴上。
但這次出訪,他卻實實在在的看在了眼裡。
所經過的城市,一個比一個悽慘,李安從未想過,自己這輩子還有機會,見到如此多的……屍體。
這一路過來,給李安的壓力頗大,尚未受災的城市都尚且如此,而潮州又該如何?受災不說,收留的災民毅是最多的。
所以,李安在鄭高的攙扶下下船,心頭卻籠罩了一層恐懼。
潮州碼頭,潮州的官員早就在此等候了,畢竟這次李安出行大張旗鼓,這邊自然是提前知道了訊息。
當然,之前經過的城市自然也是,但還讓李安看到那些場景,說不清到底有幾分故意,興許也是為了之後申請撥款能夠更容易些,其中細節就不好細說了。
“臣潮州刺史柳正濤,率潮州各部官員,恭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幾十個官員列隊在前,見李安過來,便齊齊下跪行禮。
示意鄭高鬆開他,李安強撐著力氣站直了,過去親手將柳正濤扶起來——做戲嘛,肯定要做足。
“眾愛卿快快請起。”
這般姿態可把其他的人嚇得不輕,昔日殘暴無道的暴君,何時變得如此親民和藹?
但柳正濤對此卻沒什麼反應,彷彿並不意外。
把他攙扶起來之後,李安立刻問道:“柳正濤,與朕講講潮州災民的情況吧。”
話音剛落,又見柳正濤刷一下跪倒在地:“陛下,臣有罪!”
李安愣了半秒,不由問道:“愛卿,此話從何說起,你何罪之有啊?”
“回陛下,之前關內洪澇,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深受其害,臣不忍看見,便大開城門接納難民,如今的潮州城共計吸納難民八萬五千多人。”
李安點了點頭,小十萬的災民,這幾乎是解決了最大的壓力,這哪兒來的罪啊?
“接著說。”李安道。
“陛下,這些災民雖然有了棲身之所,但卻沒有糧食,縱然下管聯合潮州內各大富豪捐款、捐糧,也難以解決這麼多人的食物問題。”
“下官迫不得已,開了官倉。”
官倉這東西,一般情況下都是作為戰爭儲備糧,其重要性無需多說,在大漢的律法裡面,若有人敢於強搶官倉,便視為造反大罪。
柳正濤此舉,雖是為了災民,但依舊有犯罪之嫌。
而且隨便想想都知道,肯定是當初柳正濤向上面申請過開放糧倉,但是被駁回了,又不忍心看災民餓死,便私自開放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