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捅了鱔魚窩(第1/2頁)
章節報錯
甘小棠雖說是想當個快樂小孩,但是聽到她們討論,心裡又開始琢磨了,豬肉不好吃?這怎麼可能,豬肉是天底下最好吃的肉肉,豬還全身都能吃,哪哪都好吃,豬簡直是天底下最懂事的牲畜。
還有人不會做豬肉?那不就是有手就行。
不是說古代豬肉稀少,晉元帝吃一塊豬頸肉都覺得是無上美味,甘小棠還記得那個愛吃又風趣的歷史老師說到此時打趣說在座諸位昨日晚餐都是帝王享受,大家都在笑。老師還說了蘇東坡對推廣豬肉的作用,不要小看古代文人的影響力,那就是現在的超級愛豆,做什麼都是全民追捧。
蘇軾還特意寫了詩,把做法都寫出來了,‘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可惜甘小棠忘記了這一句後面跟著的兩句,‘貴者不肯吃,貧家不解煮。’上好的豬肉價格低賤的跟泥土一樣。
不過也曾經聽說,古代的豬和現代的豬味道不一樣。只不過她現在的小米牙還不當用,到現在為止還只吃過豬肉末,不能分辨出兩者的區別。改變豬肉口感的原因是什麼來著?除了品種,好像就是節育,還有吃什麼也有影響吧。
甘小棠又想到小時候看鹿鼎記,裡頭送一頭花雕豬進宮,自小用花雕酒養大的豬就能送進宮御用,那味道應該不差,舉一反三,不喂花雕酒,喂別的也能改變口感吧。
甘小棠又有些懊惱,早知道有一天會穿越,我就去學農科了,學畫畫幹什麼,畫畫救不了不好吃的豬,也救不了不愛吃豬肉的中國人。
還有菜譜,這個倒是容易,她從前不管刷什麼社交軟體,都少不了分享菜譜的,甘小棠現下就能回憶起一個,當時正流行脆皮五花肉,五花肉用料酒,蔥薑蒜一起水煮了,再切成麻將大小,連皮不切斷,用燒烤料醬油生抽蠔油醃製兩個小時,風乾用白醋刷豬皮上,再放烤箱烤三十分鐘,皮酥肉嫩,再裹上辣椒麵用生菜包著吃,口感風味俱佳,生菜又解膩,一口一個,吃下一整條五花都不在話下。
“十一是餓了嗎?怎麼還流口水了?”劉三娘做事間隙抬頭看兩個小的,就看見甘十一坐在那出神,一滴晶瑩剔透的口水掛在她嘴邊。
“才吃了沒多久啊?”鄒小戲說,仔細看了女兒,確實是露出一股饞相,嘴巴都在吧嗒,“灶上熱著米糕,我去拿一塊給她吃。”
甘小棠流口水被取笑,扎進鄒小戲懷裡不肯冒頭,米糕倒是可以抓在手裡,米糕鬆鬆軟軟,散發著甜香味,入口味淡,但是越嚼越甜。
好吃。
傍晚三兄弟又泥猴一樣回來,不過這次還有收穫,甘德理拿著半個他高的竹簍,裡面有幾條粗粗黑黑滑動的物體,“這是鱔魚,這東西可不好捉,你們在哪捉的?”劉三娘問。
“四娃帶我們做的陷阱,鱔魚進來就出不去了。”甘德理高興的說,“阿翁喜歡吃這個,帶回去給阿翁吃。”
“還記得阿翁,阿翁沒白疼你。”劉三娘說,讓鄒小戲拿桶養著,等回去時帶回去。甘小棠趴在木桶邊看,鄒小戲笑問她怕不怕,甘小棠將臉都皺起,“阿翁喜歡,買多多。”
“這個想買多都沒有,沒人養,都是野生捕的,偏它又滑溜又會鑽洞,還不好找,這次也是你八哥運道好,讓他們碰上鱔魚洞了。”鄒小戲說。
“鱔魚不便宜呢,這打魚的簍子都讓八郎帶回來了,明天春姐來了,你看家裡有什麼她用的上,你拿給她。”劉三娘囑咐說。
“知道的娘。”
甘德理還沉浸在抓到鱔魚的快樂中,“阿婆,四娃說晚上抓鱔魚更多,晚上我可以跟他出去抓鱔魚嗎?”
“不可以。”劉三娘說,“四娃自己還是個孩子呢,帶著你晚上走在水田邊上,萬一摔倒了怎麼辦?”
甘德理臉一下垮了下來,鄒小戲笑說,“那明日大伯來的時候讓他留下,晚上讓他帶你出去抓鱔魚怎麼樣?”
“真的可以嗎?”甘德理說,“太好了。”
等他收拾乾淨,甘小棠才慢慢挪近甘德理問,“八哥,你們拿什麼抓鱔魚啊?”
“用的米糕。”甘德理舉起手裡的米糕說,“沒吃完的。四娃說用草籽豆子也行。”
甘小棠唔的一聲,她外公喜歡釣魚,她非自願的瞭解到一些釣魚知識,鱔魚其實是食葷的,不單是鱔魚,釣魚料其實也是腥的,魚裡頭吃葷的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