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花來找鄒小戲,如果真的是她女兒活著,那就是錢,嫁了人得問人家要彩禮錢,若是不給,她把人帶走,轉手一賣也是錢。

但是到了江陽,看了甘家大屋的樣子,蔡紅花就變了心思,這彩禮錢和賣身錢都是一錘子買賣,不如細水長流的好,所以她裝作溫情模樣,想和鄒小戲打好關係,然後哄得她心甘情願往家裡送錢。

現在知道鄒小戲自己能用的錢十分有限,蔡紅花又沒心思了。鄒小戲當初敢跳河,身上是有些烈性在的,和她打好關係不是一日一夜之功,蔡紅花沒那個耐心。

於是她找上劉三娘,“當初你們從河裡把小戲撿回去,當媳婦,省卻了彩禮,如今知道小戲是有孃家的,這彩禮是不是得補上?”

“彩禮當初我們是給了的,甚至小戲的嫁妝也是我置辦的。”劉三娘說,“我從河邊救了小戲,沒有挾恩圖報,讓她嫁給我兒子,只是她忘記了自己來處,我見她可憐,就多養了幾日,她和我兒兩情相悅,我才給她們舉行的婚禮,那都是半年後了。”

“你說的好聽,當初還不是欺負她無父無母?”蔡紅花說,“現如今娶個媳婦少說也要花二三十兩,這錢你別想省,你若不給,我就帶小戲走。”

“小戲也不是才當的新娘,當初娶個媳婦可不要那麼多錢。”劉三娘說,“你又憑什麼帶小戲走,就算鬧上公堂,小戲和我兒成親多年,又育有子嗣,縣老爺頂多判我給你補上彩禮,也不會讓你把人帶走。”

“小戲也不願意跟你走吧。”劉三娘說。

“你別看我是一個人來的,就以為我家勢薄,小戲她爹可是有八兄弟,小戲自個也有弟弟。”蔡紅花說,“我都不用給你上公堂,我帶了人把小戲帶走,你又能如何?”

“你想要多少錢?”劉三娘問。

“二,三十兩,一分都不能少。”蔡紅花說,“小戲嫁到你家來這麼多年任勞任怨,又生了五子一女,我要這個錢一點都不過分。”

“這是彩禮錢,那你打算陪嫁多少?”劉三娘問,“有彩禮就有嫁妝,你不能只要彩禮,不給嫁妝。”

“嫁妝?”蔡紅花眼睛一轉,“我回松江給小戲扎幾床被子給她送過來,松江習俗就是如此。”

“幾床被子才幾個錢啊。”劉三娘說,“你不是誠心來找女兒的,你是誠心來找錢的。”

“我要是願意給你錢,也是因為小戲給甘家生了六個孩子,我不想鬧的太難看讓她在孩子們面前難堪。”鄒小戲說,“但我也不是冤大頭,給你這麼多,我都能給我兒子再娶個黃花姑娘了。”

“當初我給小戲準備了彩禮錢六兩六,嫁妝林林總總也花費了三兩多銀子,我全加起來給你個整數,十兩銀子,你要就要,不要,我們就公堂見。”劉三娘說,“縣老爺判也不過是十兩銀子,不會再多了。”

“小戲給甘家生了六個孩子,就只值這麼多錢?在你心裡。”蔡紅花問。

“我的錢要留給我的兒子,孫子們用的,在媳婦身上只能花這麼多。”劉三娘說,“你也別說你家人多,能帶走人,我家是做什麼營生起家你也知道,兩把殺豬刀立在這,我也不怕你來多少人。”

蔡紅花自己娶媳婦還一分錢沒花呢,劉三娘要扯別的她可能還要說,劉三娘這麼一說後她很快就接受了,她的錢給兒子花給孫子花,但是花在兒媳婦身上,那是一文錢都嫌多,她盤算著鄒小戲現在也不年輕了,賣人力賣不上價,再說她現在有丈夫有即將成年的兒子,也沒有從前那麼好賣,十兩銀子就十兩吧。

也是多得的。

蔡紅花又掰扯了半日才說十兩就十兩,“鄒小戲嫁到你們甘家也是倒黴了,這麼摳搜。”

劉三娘並不直接給錢給她,而是又拿出了一份文書,讓她在上面按個手印,“不是其他東西,補的一份婚書,你拿了彩禮錢當然要留個證據,不然你是不是就來要彩禮錢,我懶得跟你掰扯。”

“松江離江陽這麼遠,我也懶得過來找她。”蔡紅花說,“飯菜都討不到一口,吃飯還要給錢,這樣的親家我也是頭一次見。”

“彼此彼此。”劉三娘說,眼看她按了印,才把錢給她,蔡紅花拿銀子往嘴裡咬了咬,確定是真的後也沒說其他,轉身就走了。

沒和鄒小戲打招呼,領走前還讓黃二給她蒸了一屜包子,又包了好幾斤牛肉,她帶著走,說賬掛在鄒小戲身上,讓她給錢。

鄒小戲親眼看著她出了城門才鬆了口氣,這個瘟神總算是送走了。

劉三娘去放婚書的時候,才發現甘小棠藏在椅子背後偷聽,她把甘小棠抱起,“在這待了多久了?”

“有一會會了。”甘小棠不甚心虛的說,“阿婆,你剛才說的都是你心裡想的嗎?”你願意給兒子孫子花錢,不願意給兒媳婦花錢,如果那個女人執意要帶娘走,你真的不給錢,讓她帶著娘走嗎?

“傻孩子,我說話誆她的你也信。”劉三娘說,“阿婆平常對你娘怎麼樣,你都不信?”

“我信阿婆,阿婆對娘可好了。”甘小棠抱住她的手臂說,“那個人好壞,她肯定不是孃的親孃。”

劉三娘笑著摸她的頭,“這種人也是有的,生為女人,自己肚子裡出來的兒子才算人,女兒就不算人,心裡只有兒子孫子,兒媳婦孫女都是外人,卻忘了她自己也是外人。”

“都說天下無不是父母,這句話就是放屁。”劉三娘說,“父母不負責任把孩子帶到這世上,對孩子也不好,等孩子大了卻舔著臉要孩子孝順。平常說有怨報怨,有德報德,怎麼到父母子女間就說天下無不是父母。”

“我看這天底下不是的父母多了去了。”

“阿婆的娘把阿婆賣了,阿翁的爹拋家棄子,阿翁娘軟弱投了井,你阿翁也變成孤兒。”劉三娘說起往事,“你爹和二叔是阿婆生的家人,那你娘和嬸孃就是後天處出來的家人。”

“我對你好,你對我好,才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劉三娘說,“在你娘心裡,我們才是一家人,我這麼說話,你二嬸那麼說話,都是和你娘商量過的,都是故意演的,不是真的。”

“阿婆好棒。”甘小棠說,阿婆這覺悟,多少現代人都趕不上。父母子女本是緣分,感情如何還是得看相處,母慈才能子孝,一味索取的父母或是一味索取的子女都不是什麼好關係,趁早遠離才是正理。

“十一不想要外祖,十一有阿翁阿婆,爹孃,二叔二嬸,哥哥們和十二就夠了,十一的家人已經很多了。”甘小棠說。

“我們十一是個好乖乖。”劉三娘摸著她的頭說,“不知道你爹和二哥在那邊順利嗎?這麼多天了也沒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