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少年下山。

路上,蕭祈玉心裡就在琢磨姜辰鉞。

衛赤回來稟報,並沒有柳氏,倒是聽說十九年前柳家七女,一天一個都被糟蹋死了。

蕭祈玉臉色都蒼白了,看了眼跟蘇謙修低聲說話,眉眼帶笑的柳奚笙,緩緩地吸了口氣,打了個手勢讓衛赤退下。

姜家隱藏在高門大戶之下的齷齪事,只怕從姜辰鉞開始就堆積如山了。

這人,一刀宰了,只怕都不足以洩憤,還有那個助紂為虐的胡玉衡!

殺!還要振一振望京府的民心,不容易啊。

**

衙門的大門口,陳瑜見到了一個老熟人,頗為意外。

“某是來跟蘇老夫人賠罪的。”尹智榮抱拳躬身。

陳瑜趕緊還禮:“梁州府一別,尹大人可別來無恙啊?”

“好,很好。”尹智榮嘆了口氣:“當年某離去的匆忙,卻不想在這裡遇到了蘇老夫人,也算是了了一樁心願,蘇家讓某佩服之至,望京府隱患一除,大越安穩了。”

這是個好官。

陳瑜心裡很清楚,若非老來得子,得了個敗家的玩意兒,當是個造福一方的人,可惜了。

兩個人寒暄幾句,尹智榮就告辭了,陳瑜相邀若他日路過蘇家莊,入府飲茶做客。

尹智榮笑著應承下來,轉身離開。

他聽說望京府的事情,只是來感謝當年陳瑜放了自己一馬的,至於後有還能不能見面,他可不覺得還會見面。

世人多見蘇家霸道,鮮少有人看得到蘇家霸道之下的那份睿智,為國為民從不是一句空話,他這輩子鮮少佩服誰,但非常佩服蘇家這位老夫人。

蕭祈玉三人下山,在衙門口看到坐在椅子上,看著胡玉衡的陳瑜。

“奶奶。”蕭祈玉過來。

陳瑜起身:“可算回來了,這胡大人都快堅持不住了,快送去大牢裡歇一歇,咱們也回去吃口飯吧。”

這話把蕭祈玉逗笑了,吩咐人把胡玉衡送去大牢,這邊三個少年陪著陳瑜回去耿如春家。

蘇巧娘準備了一大桌子豐盛的菜餚,家家戶戶都把桌燈搬到街上。

蕭祈玉讓衛赤去給潘鳳閣送信兒,吃了百姓的飯菜必須留下銀錢,也讓這些兵士們歇一歇,畢竟大事完畢,還得善後。

柳奚笙再次看到了蘇家的與眾不同,哪怕是一國之君,那也是陪在蘇老夫人身邊的,吃飯的時候也沒什麼不同席的說法,陳瑜坐在主位,蘇家的姑爺、兒子和孫子,蕭祈玉和柳奚笙坐了一圈,吃飯的時候說的收成,是農事,沒人提一句麒麟山和姜家,甚至都不說蘇家莊到底如何了。

吃飽喝足,蕭祈玉陪著陳瑜在外面遛彎兒,蘇謙修都不靠前,柳奚笙靠在牆上看蘇謙修,蘇家的人見到的多了,不過印象是更好了。

“奶奶覺得該如何處置姜辰鉞和胡玉衡。”蕭祈玉問。

陳瑜淡淡的說:“一條條罪名公開,當地百姓有冤申冤,官府卷宗核對,證據都必須帶了牙一般的死證,殺了之後昭告天下,震懾天下學子,免得他們還以為姜家高高在上,為之奔走。”

蕭祈玉點頭。

“祈玉可想過,有些人殺不得。”陳瑜偏頭看蕭祈玉。

蕭祈玉搖頭:“奶奶,若我容情,必是後患。”

陳瑜往下就不能說了,姜家沒有無辜人,這並不絕對,可皇上要斬草除根,蘇家就一句諫言都不能說,因為姜家倒下之後,蘇家不說獨大,可也是地位無人能及,所以謹小慎微才是蘇家該做的。

夜風微涼,陳瑜回到屋子裡歇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