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定陶縣的蔣大善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瑜緩緩地吸了口氣。
蘇二郎已經勒住韁繩靠邊停車了,撩起簾子:“娘,咱們回去把院子買下來吧。”
陳瑜搖頭:“不行,強龍難壓地頭蛇,買下來咱們也怕護不住,這樣吧,你們兄弟倆回去一趟送二百兩銀票給他們,不提房屋,只說感激他們收留,算是結個善緣,回頭咱們這一趟能把他們家兒孫都帶回來,再做打算。”
蘇六郎點頭:“行,娘放心,我們倆快去快回。”
“六郎,別忘了叮囑他們,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給銀子,顯然這個蔣大善人要的不是銀子。”陳瑜有些擔心:“也不知道這老兩口能不能扛得住。”
蘇二郎笑了:“娘,有啥扛不住的?人活一輩子就為了個房子,不是一點兒法子都沒有了,絕對不會給的。”
陳瑜拿出來銀票遞給蘇六郎:“你們兄弟倆去吧,我和玉玲在附近轉轉。”
蘇二郎和蘇六郎急匆匆的往回去。
陳瑜帶著潘玉玲在附近轉悠,這裡距柳榕村不遠,所以潘玉玲可以好好看看附近的土質。
只是很可惜,潘玉玲並沒有再找到合適的土,不過質地一般的陶土倒隨處可見,但這種陶土用來做陶器,壞坯的可能性極大,得不償失。
蘇二郎和蘇六郎回來的確實很快,陳瑜和潘玉玲坐在車上,繼續趕路。
“娘,蔣大伯是個很通透的人,他接了銀票說了句,這院子寧可賣給咱們蘇家。”蘇六郎說。
陳瑜看著蘇六郎。
蘇六郎笑了:“我說咱們蘇家雖然不算什麼大戶人家,但我娘厲害得很,是女學的山長,我三哥是秀才,我們家手裡的作坊不少,二百兩銀子雖然多,但結個善緣還是值得的,因為我們這次來定陶縣就是找會燒瓷的手藝人的。”
“你到和盤托出了。”陳瑜笑道。
她可不認為蘇六郎是有口無心,反倒是太有心才會這麼說,蘇家不厲害嗎?不,在青牛縣真要論起來,蘇家不管從那一方面來講都足夠厲害了,對蔣老漢來說更是高不可攀的貴人,否則誰能拿出來二百兩銀子結善緣?
而蘇六郎的聰明就在這裡了,蔣老漢只要有一絲一毫反抗的心理,都必然會緊緊地抓住蘇家這棵稻草。
“蔣家人會燒瓷,他們是遠親,可住得多近啊,保不齊就學了一些個本事呢。”蘇六郎笑眯眯的說:“就算以前沒學過,蔣大伯的兒子和兒媳都過去當苦力一年了,看也看出一些門道了呢。”
陳瑜點了點頭:“到定陶縣再說。”
三十里路並不遠,車進了定陶縣後,陳瑜終於知道為啥這裡叫定陶縣了,街道兩邊都是各種各樣的鋪子,鋪子門口擺著琳琅滿目的陶器,鋪子裡面則是瓷器。
不單單有日用的碗碟壺杯,還有一些造型可愛的小擺件,就有一家鋪子外面的臺子上擺著一溜兒十二生肖的陶土擺件,上色和造型都惟妙惟肖。
蘇二郎牽著騾子,蘇六郎跟在陳瑜和潘玉玲身後,娘三個在街邊邊走邊看,實在好看的物件就買了,價格還十分便宜,十二生肖的擺件才一百文錢。
走到了蔣家瓷器鋪子前,潘玉玲拉住了陳瑜,指了指上滿的匾額。
陳瑜抬頭看著描金的匾額,帶著潘玉玲進了鋪子。
蔣家的鋪子是真大,小夥計就有十幾個,正門進來左手這邊是陶器,右手這邊是瓷器,不管是陶器還是瓷器都精美絕倫,從小到大的梅瓶造型優美,質地細膩,鏤空的花紋精緻的很,明明是瓷器竟給人一種吹彈可破的感覺,讓陳瑜不得不在心裡感慨:這是高手!
小夥計看陳瑜和潘玉玲轉悠了好半天,走過來笑呵呵的問:“兩位夫人,想要什麼跟小的說,小的給你們取來看看合不合心意。”
陳瑜點了點頭:“我們想要定一批胭脂盒,一批酒罈子、酒瓶子、酒壺和酒盞,如果價錢合適的話,還要訂一些大大小小的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