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讓蘇竹隱去學堂,自己回屋去看燒瓷的書,並且從空間裡拿出來相關的書籍整理。

沉浸式的忙碌,忘記了時間,直到鄭月娥進來請陳瑜去吃完飯。

新媳婦過門才一天,蘇家還是要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飯,所以陳瑜想要不去都不行。

“大家等一下,今兒我和竹隱還做了點兒好吃的。”陳瑜飯後說道。

陳瑜發話了,誰都沒著急走,媳婦們收拾廚房,男人們就坐在一起喝茶,陳瑜讓蘇竹隱和蘇紹禮去地窖把罐頭取出來。

深秋,地窖裡的溫度比外面溫度低很多,溫差讓罐頭冷卻的非常透,一碗碗紅亮酸甜的山楂罐頭擺在桌子上,陳瑜趕緊提醒:“山楂活血,秀英少吃一點兒。”

聞著味兒就饞得冒口水的楊秀英有些不好意思了:“嗯,知道了娘。”

大家都沒見過這種吃法,見陳瑜用湯匙舀出來一顆山楂吃了,大家有樣學樣。

“奶奶,這是什麼吃法?真好吃。”蘇紹禮第一個開口,甚至已經開始盤算做買賣了,山楂他認識,不說漫山遍野都是吧,可也絕對多得很,只是這個吃法自己沒見過。

陳瑜品咂著味道,說起來山裡野生的山楂個頭小,酸味兒重,還帶著一點點的苦澀,但味道還是不錯的。

聽到蘇紹禮出聲,陳瑜就知道這小子想著賺錢的道道了,放下湯匙看了一圈,蘇家人集體的望過來,無一例外的都是滿臉求知慾。

“這是罐頭,不單單山楂可以用來做原料,很多水果都可以,做法並不難,難在如何儲存更久,想要當成買賣做,還要考慮運輸的安全性。”陳瑜沒有賣關子的習慣,三言兩語說明白了。

蘇紹禮非但沒有被難住,反倒是眉頭緊鎖的想轍了。

陳瑜略頓一下才繼續說:“咱們家玉玲帶來了燒瓷的家傳手藝,本來還琢磨怎麼用,如今倒是有了用途,可是咱們蘇家沒有會燒瓷的人。”

“娘,咱們青牛縣也沒有燒瓷的瓷窯,但陶器作坊可不少,要麼咱們去踅摸踅摸?”蘇二郎說。

陳瑜點頭:“行,不管是燒瓷器還是燒陶器,咱們家以後用的地方必然是要多,酒莊那邊需要,福娘做的那些胭脂水粉也需要,再就是這罐頭,生意要做起來肯定錯不了,同樣消耗也會大。”

說到這裡看著還略微有些拘謹的潘玉玲:“玉玲得空可以看看咱們附近哪裡有能用上的土,沒有合適的土,那就什麼也做不成的。”

潘玉玲點頭:“嗯,明兒我們就出去走走看看。”

罐頭好吃,但太少,幾個孩子悶頭吃的開懷,大人們都不好意思多吃,嚐嚐味道都很開心了。

“娘,咱們山裡這會兒果子可不少,要不咱們先摘回來?”鄭月娥說:“這會兒剛好人們都閒下來了,他們賺零花錢,咱們家多儲備一些。”

陳瑜當然支援。

等大家都回去自己院子的時候,潘玉玲輕聲和蘇六郎說:“咱們家大事小事都這麼定下來的?”

“是啊,咱娘都是和大家商量後就定下來了啊。”蘇六郎笑呵呵的說:“你覺得兒戲了嗎?”

潘玉玲搖頭:“就是覺得咱孃的性子有些不一樣,我看別人家的婆婆都厲害得很。”

兩個人推門進屋,蘇六郎笑了:“咱娘比她們更厲害,慢慢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