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像那個頭領說的,他的老家離京城不遠。

五人騎馬,沒用多久就到了那個鎮上。

他們進了鎮子,在大街上,遇到一家娶親的。花轎停在大門口,大門緊閉。

這邊送親的人中,有人在“砰砰”拍門,有人氣憤地說,要把花轎抬回去等等。

四周很多看熱鬧的人議論紛紛:

“我說兄臺,我剛剛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成親,花轎到了,不是應該燃放鞭炮,把花轎抬進去嗎?

難道現在風俗變了,把大門關起來,有什麼說法不成?”

立刻就有人調侃地笑起來:

“風俗沒變,是人心變了。娶親的這家臨時提了額外的條件,嫁閨女的這家意見不統一,事兒沒談妥,就在這兒僵著唄。”

就有人氣憤地說:

“這花轎都臨門了,還提什麼條件啊?

這周家辦事也忒不地道,還不是看著人家元家好欺負,這才獅子大開口的。

你們看著吧,這元家可不是一般人家,底蘊厚著呢。這樁親事,如果不好好辦下去,有他們周家後悔的。”

鬱可家:元家,不會就是他們想要找的元家吧?

這時候就聽到又有人說:

“這也不能怪周家臨時起意,實在是這元家人做事太過小心謹慎。

平時很少看到他們家的人出來,偶爾有人和他們接觸,辦什麼事情吃虧的都是元家人。”

這時候,就有那精明的人說道:

“什麼事情不能只看眼前,人都是三窮三富過到老,別看人家現在隱忍,說不定什麼時候,人家就發達了,不是咱們能攀得上的。

這周家能娶元家的閨女,也是走了狗屎運。”

“什麼運不運的,我可是知道,他們倆家能結親,還是周家的小子,有一次偷看到了人家元家的閨女,被人家的美貌迷住了,這才上門求的親。

後來,周老頭不知道聽誰說的,元家很有錢,可是他們嫁閨女,嫁妝卻一般,並不比一般人家多,這老頭就不樂意了。

一定要元家再拿出三十兩銀子,才肯拜堂,否則,叫元家怎樣來的再怎樣回去。”

“周家這是窮瘋了嗎?

從來都聽說女方向男方要多少多少聘禮的,還真的沒聽說過,男方要多少多少嫁妝的。周家真是太有才了。”

“好了,別說了。看,大門開了。”

鬱可安也找了一個合適的位置,向大門口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