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老了,而李言聞同樣也是。

雖然兩人已有四十餘年未見,但卻依舊那麼親切。

“父親,四十年了,整整四十年,時珍沒有辜負您的期望。”

“您看,這,這就是時珍著的《本草綱目》。”

說著,將手裡的手稿遞給了李言聞。

翻開《本草綱目》,李言聞笑了,笑的很是開心。

他也不曾想過,李時珍竟然真的用一生重修了本草。

寫成了《本草綱目》。

他知道難,可是這麼難的事情,李時珍卻沒有任何怨言,也沒有放棄。

只因為他的心中所想是天下百姓,讓百姓不來被歷代本草上的謬誤害了性命。

他行醫多年,也曾見過不少因為本草謬誤而丟了性命的百姓。

做為醫者,他的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其實一開始李時珍提出想要重修本草的時候,李言聞心裡便有所觸動。

他覺得,是該有一個人在重修本草,修改上面的一下謬誤。

而李時珍說出《本草綱目》的想法時,李言聞便徹底被震驚了。

他覺得,李時珍應該這麼做。

做為醫者,心繫天下人,待天下人如親,無論富貴貧賤,或是高官平民,都應該盡力救之。

醫者父母心,也便是如此。

“好,好啊。”

“時珍,你在為父心裡,永遠都是一個合格的醫者,一個真正做到大醫精誠的醫者。”

“當初告訴你,修本草難。”

“但是你卻依舊沒有放棄,將本草重修,還分綱列目,這是為父十分欣慰之處。”

“其實這些年的事情,夏玄已經告訴過我了。”

其實一開始李言聞聽到李時珍這四十年為了著《本草綱目》而受的苦時,心裡一陣心酸。

他也知道重修本草難,但卻沒有想過,這竟然是一場用時光,用生命做賭注的決定。

不過好在李時珍最後完成了。

而知道李時珍為了天下百姓能過看到《本草綱目》,讓他們能更好分辨藥性而選擇遠赴千里,去求王世貞的時候,李言聞的心裡更是難過。

他了解李時珍,他一生除了求過自己,讓他做醫者,真可謂就是一生不求人。

但一想到李時珍竟然為了大義,為了天下百姓,放下尊嚴,不顧生命,更不顧已經年邁,而去求人,他也同樣欣慰個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