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濟清做道伏秋陌 天寶詐撤白龍嶺(第1/2頁)
章節報錯
詩曰:
妙算申帷幄,神謀及廟庭。兩階文物備,七德武功成。
妙算神機,須通道,國手都無勍敵。
妙算嘉謀,斜飛正跳,萬變皆歸一。含弘神用,不關方外經術。
人間幾處變西方,盡作波濤翻海勢。
細觀手面分轉側,妙算毫釐得天契。
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黃金殿,碧雲籠。丹砂透頂紅。神機運處鬼神通。清真達上宮。
卻說這一路彪軍不是別人,正是斛斯政。劍南見了,仰天嘆道:“可惜我李劍南征戰一生,今日死於此地了!”張珊道:“既然如此,待我取你性命!”大叫一聲,拍馬搖刀,直奔劍南而來。眼見不足七尺,劍南忽得爆喝一聲,翻身躍起,舉槊照面就刺。張珊措手不及,叫一聲:“不好!我命休矣!”正中咽喉,身首異處。
斛斯政見了,拍掌笑道:“好功夫!”劍南道:“斛斯政,不必多言,我與你打個痛快!”元帥笑道:“你乃是力乏之人,本帥贏了你,也不光彩。”劍南冷笑道:“大不了擺開陣勢,大殺一場,爺爺還怕你不成?”元帥道:“你兵不過數萬,怎樣交手?也罷,你若能戰勝本帥,便放你這一眾人馬,你看如何?”話音剛落,劍南早大叫一聲,飛馬而來。元帥笑道:“好個悍將李劍南!”緊一緊描金戟,照面分心就刺,劍南也不躲閃,把槊一攔,梟在旁首,兩馬衝鋒過去,英雄揹回來。劍南討個先手,舉槍直刺斛斯政。元帥見這一槍來勢兇猛,只得把身子一偏,閃過槊,舉戟便砍劍南右腿。劍南大驚,急把右腳撤蹬,避開一戟,又是一個衝鋒。這一番兩個持兵對峙,未有輕動。忽然冷風做起,劍南爆喝一聲,飛馬舉槍直刺,這一招快如閃電,動若雷霆,眼見槍間明刺左肋,驀得望心窩扎來。元帥看在眼裡,眉頭一鎖,雙腳撤蹬,夾緊馬肚,右臂一鬆,描金戟入地一尺有餘,就勢身子一翻,避開渾鐵槊,在空中縮緊小腹,雙膀較力,抽出畫杆描金戟,直刺劍南左臂。劍南這一槍,使盡九分力氣,如何收得住?被這一戟入肉兩寸,跌下馬去。元帥笑道:“李將軍,你輸了。”劍南大怒道:“放你娃兒的屁!俺還能打,怎麼就輸了?”死命站得起身,左搖右晃,哪像可戰之人?元帥見了,也佩服他的勇氣,悵然道:“你靠這杆渾鐵槊,勉強站得住,如何與本帥交手?不必多言,快快跪地受縛罷!”劍南聞言,破口大罵道:“你這狗番,休得滿口腌臢!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本將軍本是南陳逆黨,幸天子不棄,封為前將軍,是以征戰沙場,盡顯其能。今日為爾等所困,心知難逃一死,正要與你等死戰,怕來不成?你快快出招,俺要與你一決雌雄。”元帥道:“你雖然忠義,可惜武藝不能與本帥相提並論。莫說你這樣形狀,就是常時,也不是本帥一百五十合之敵。”劍南見說,呼呼笑道:“好一個百五十合,羅子就打你一百八十合!”言未畢,舉槍劈心直刺。元帥措手不及,一時落個下風。但見:
槍來戟去如穿鳳,戟去槍來花一簇。
過了三十合,劍南到底有傷在身,不如斛斯政利害,槍法不覺慢了下來。元帥百戰名將,一分也不讓他,趁機轉守為攻,一戟快似一戟,左穿花,右舞鳳,上一戟破天裂地衝雲霄,下一戟誅神亡鬼鬥群妖。正是: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過了八十合,劍南已是將死之人,只有揮槍之力,哪有招架之功?被斛斯政大叫一聲,一拳打在左肩上,一個踉蹌,跌倒在地。欲要起身再戰,再無本分力氣。元帥本是講義氣的人,眼見此情此景,長嘆一聲,揮揮手,眾番分開左右,讓開一條路。劍南攢著力氣,顫聲道:“你這是什麼意思?”元帥道:“你這廝,本帥何時說不放他們,罷了!你們都走罷!”劍南喜道:“你這話當真麼?”斛斯政道:“本帥這一生南征北戰,雖然心狠手辣,卻也敬重義勇悍將。你今日身負重傷,氣力不加,卻能與本帥大戰將近九十合,實為一代天驕,你去罷!”劍南見他說得懇切,心中也無牽掛,手一軟,撇開搶,氣絕身亡。可憐: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那斛斯政見李劍南力戰身死,不覺吃了一驚,急忙翻身上馬,撤回秋陌關。隋軍見主將身亡,一個個痛哭流涕,把盾牌做個靈床,抬了屍首,回營報喪。天子見了,不覺淚流滿面,成都等亦泣不成聲。自然依律追封定國公,靈柩運回長安厚葬,不表。
卻說隋軍一連輸了數陣,上下皆驚,無敢輕動。這一日,成都正與世祖比箭,忽有小卒報進。世祖道:“如無要事,不必細報。”小卒道:“啟稟陛下,營外有一道長,自稱準提道人,有天機告知聖上。”成都聞言,大喜道:“此乃天賜良機,陛下何不面見此人?”世祖道:“朕正有此意,快請!”急忙與成都脫去盔甲,換了官服,擺駕中軍龍帳,遠遠看那道長:
大覺金仙不二時,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身出蓮花清淨臺,二乘妙典法門開。
玲瓏舍利超凡俗,瓔珞明珠絕世矣。
八德池中生紫焰,七珍妙樹長金苔。
只因東土度英俊,來遇前緣結聖胎。
金弓銀戟非防愚,寶忤魚腸號有方。
漫道孔宣能變化,婆娑樹下號明王。
當下二人見準提道人鶴髮童顏,仙風道骨,心中大喜,忙垂身施禮。道長亦把拂塵一收,回禮道:“大聖天子、天寶將軍少禮,貧道已遁入空門,無名無姓,不必如此。只因大隋有天龍氣運,不該被陳再興困住,故而貧道來此,指明後事。”成都道:“有何指教,請道長快快示下。”道人捋須笑道:“天寶將軍莫急!”從袖中取出一部帛書,暗暗謂二人道:“事關重大,陛下、將軍,只把公主、楊濟清、呂彪找來,一同觀書,自然城破。”世祖會意,收下帛書。道人道:“此後自有因果,貧道當暗中相助,明面不可現身,再會!”化陣清風而去,二人心知肚明,急喚公主、濟清、呂彪前來,拆開帛書,把日後諸事,寫得清清楚楚。五人見此,長吁一氣,各自回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