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二回鬥姆元君退十巫 隋世祖南下江都(第1/4頁)
章節報錯
詩曰:
絕佇靈素,少回清真。
如覓水影,如寫陽春。
風雲變態,花草精神。
海之波瀾,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塵。
離形得似,庶幾斯人。
次日天明,鬥姆元君梳洗整裝,來到四明山腳下,指名道姓,說道:“快快進去通報,就說鬥姆元君前來,叫十巫出來見我。”賊軍一聽,急忙報進:“啟稟各位王爺,外頭來了一個老太婆,自稱鬥姆元君,專門要十位仙女出戰。”巫彭聽說是鬥姆元君,老大有些恐懼,說道:“這鬥姆元君是四御之一——太極天皇的母親,道術極高,不在元始天尊之下,太上道祖對他也是敬畏有加。我們雖然有十巫大陣利害,也不曉得他此次前來是否帶了什麼法寶,今日一戰,必然不好對付。”李密說道:“既然如此,不要搭理這個老太婆,我們不去接戰就是了。”巫彭道:“萬萬不可,此人道術遠在我們姐妹當中任何一人之上,就是四個女丑也比不上他。我們出去,和他打鬥,說幾句客氣話,也許還有一條活路。如若不然,他這幾萬年脾氣不好了,打進營中,我們是沒有活路了。”李密無奈,說道:“既然如此,十位仙女小心了。”十巫說道:“大王抬愛!”出了營寨,來到陣前,說道:“鬥姆元君,你也是上古大神,若論法力,我們姐妹都比不上你。如果說起輩分,你和女丑乃是一輩,我等乃是女媧大神創造的神明,女媧大神隱居三十五天,與鴻鈞老祖一般不問世事,我們就是女媧大神。你今日前來,如果是坐而論道,也是一段佳話;如若要打殺爭鬥,我們固然不是你的對手,也不能丟了面子。”鬥姆元君聞言,呼呼冷笑道:“好一張巧嘴,我來問你們,你們當年做的好事,也忘了麼?”巫彭道:“此話怎講?”鬥姆元君道:“原來上古之時,天地有鴻鈞老祖隨盤古大神開天闢地之時而出,代替盤古大神掌管天地。後來有大神女媧娘娘,耿直無私,總管妖族,乃是妖族大聖,卻創造人族,使大地有了主宰。後來,繼任的妖祖鯤鵬,追隨乾坤法祖,也成了正果,不曾禍害人間。自此,萬事萬物茹毛飲血的時代結束,新的文明化育了新的起點,造就了治平盛世。又有大神帝俊,苦練過三千三百劫,道術之高,還在女媧娘娘之上。由是,鴻鈞老祖為天下計,請帝俊大神任第一代天帝。自此,天地有序,陰陽有別,乾坤有分,正邪有道,天條慢慢形成,四方大道歸一,海晏河清。而後,有伏羲、神農、燧人三皇,道術奇高,橫貫古今,與帝俊、女媧平起平坐,合稱六大先天聖人。三皇有弟子五人,乃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順。又有大神少昊,這六人修為也高,不亞於西天世界的佛祖釋迦侔尼。掌管世界,傳承萬世。那黃帝聽說你等十巫精通神族之巫術,以為你等是良善之輩,遂請來作為藥師,拯救蒼生。不想你等十個孽障假公濟私,居心叵測,居然大膽欺心,妄圖染指神族禁術——復活之術。為此,你等謀害窫窳,造就蠱雕,盜走夸父的屍體,創造無數妖獸,妄圖做第二個女媧。不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那些個妖獸都被剿滅。乾坤法祖點化窫窳和蠱雕,收服應龍,招納燭陰,復活夸父,你們算計的神明,都成為了阿修羅界九大護法,十二祭司。你們自己卻被女丑封印,幾乎死於非命。如今你們好不容易衝破劫數,又來禍害人間,真是罪無可恕?此時此刻幡然醒悟,皈依證果,還則罷了;如若不然,頃刻之間,教爾等粉身碎骨,萬劫不復。”那巫彭聽見鬥姆元君揭他們的短,心中大怒,開口罵道:“老妖婆,你休得無禮!這阿修羅界的毛神,多是些道貌岸然的鼠輩。黃帝老賊搶了便宜,將我們關在丈夫國,關他乾坤法祖何事?他說什麼,此乃是緣法,不該放了我們姐妹。尋了人族戰神獨孤破天、魔族隱居大神冥侯、鬼族太陰鬼王大帝、雨化田、應龍、燭陰、鉤蛇、重明鳥、無支祁、窫窳、朱厭、蠱雕這十二個狠人,合稱阿修羅界十二大祭司,造就一層結界,封住了丈夫國。而後又召集柳少卿、蚩尤、刑天三大教宗;夸父、鯤鵬、麒麟、天吳、鳳凰、帝江、祝融、共工、銀靈子九大護法,又單獨封印了女丑之屍的棺木。若非李靖,我們怎麼可能出來?可笑的老妖婆,你們這些道貌岸然的傢伙,張口仁義道德,閉嘴道德仁義,這就是你的陳詞濫調麼?”鬥姆元君聞言,長嘆一聲,無不痛沉地說道:“你這妖孽,不可點化。此乃天意,老身也沒有辦法。”巫彭聞說,嬌聲喝道:“老妖婆,不必廢話了,你有什麼本事,不如使出來,不要再講你那一番無用的狗屁道理!”正是:
樹老根危雪滿巔,令人頗憶魯公賢。
同時柔脆皆僵仆,正色清芬獨凜然。
十巫此刻發怒,各自催動功力,化身為十個太陽,合於一體,直撲鬥姆元君。鬥姆元君看見,忙催動真氣,念動口訣,先將護體得龍游之氣化成一道屏障,攔住十巫;而後,調和陰陽二氣,使之不能衝破龍游之氣;繼而取出一個寶貝,名叫“乾坤缽”,將自己按乾坤缽破內。十巫合一,神通廣大,早就衝破了龍游之氣。對上這乾坤博,卻無計可施了。你道為何?原來這乾坤缽不是尋常的法寶,乃是一件如意寶貝,口訣隨主人心意變化,無可琢磨。你要是破不得口訣,一味地使用蠻力,就是擁有超越先天六大聖人的法力,也只能望洋興嘆,毫無用處。這乾坤缽乃是先天六大聖人之一,三皇之首——伏羲大神的傑作。這伏羲大神算得這一場浩劫,於是把此物交給鬥姆元君,囑咐一番,方才放心了。當下十巫把吃奶的法力都使出來了,也近不得鬥姆元君的三尺之內。正是:
羞為趙瑩婆娑樹,懶作虔徊旌節花。
獨立凜然霜雪裡,惟將直節勸無邪。
十巫一見破不了乾坤缽,忙忙收了法力,退在一旁。鬥姆元君見了,也收了乾坤缽,說道:“巫彭,你的十巫大陣雖然利害,到底破不了這乾坤缽。”巫彭道:“鬥姆元君,你在利害,也不過是依仗這乾坤缽,如果沒了乾坤缽,你還能在此猖獗麼?”鬥姆元君說道:“巫彭,你們姐妹十個,逆天改命,有罪於天下蒼生。我今日不能收了你,是因為你們是個命不該絕,只怕到了來日天命罄盡之時,你們後悔都來不及了。”巫彭道:“鬥姆元君,你現在和我們只不過是個手平,隨你怎麼吹噓自己,你也不能全勝。你想讓我們皈依,除非尋一個利害的來,打得過我們,我們自然散了十巫大陣,放隋朝皇帝過去四明山。”鬥姆元君聞言,無奈說道:“也罷,我們各自收兵。今日之戰,你沒有勝過我,我也沒有打敗你們十個。”於是各自退去。後人有詩曰:
小人無遠謀,湮沒如湛輩。
胸中氣奄奄,垂盡鼓一再。
安知翰墨場,李杜凜然在。
文章作甘棠,百世負遺愛。
話表十巫一戰,名滿天下,有上古洪荒兇獸窮奇知道了,忙忙來到阿修羅界,參拜九大護法之一,自家師尊——妖祖鯤鵬大神。鯤鵬道:“窮奇,你怎麼亂了禪位,來這裡見我?”窮奇忙忙說道:“啟稟師尊,弟子今日外出,在芒碭山誅殺了作亂的厲鬼,本來要去見窫窳師叔,以為祭祀之用。不想中途路過四明山,看見那裡有十一個神仙打殺哩!”鯤鵬聞說,掐指一算,說道:“是了。那個老婆婆是鬥姆元君,十個少女是上古洪荒時期的十巫。那十巫命不該絕,已經被李靖那孽障衝破了女丑之屍的封印,又開始禍亂人間了。”窮奇道:“師尊,你方才說十巫,難道是迫害窫窳師叔的十巫?”鯤鵬說道:“不是那十個妖女,還有何人?如今情況緊迫,這事比天還大,事關三界安危,你即刻隨我去見法祖,說明情況,也好定奪。”忙忙拉著窮奇,前去拜見乾坤法祖。一入越霄殿,只見上座一個大神,在乾坤法祖身邊,有詩為證:
太上彌羅無上天,妙玄真境紫金闕。
太微玉清無極聖,廓落髮光浩無宗。
玄範總十真常道,恢明漠理大神通。
志心歸命圓清靜,智慧辯才至道尊。
三界師混元祖法,四生慈父高上聖。
大慈仁者德圓滿,萬德周身無量人。
拔生死苦眾聖王,太上執符歷含真。
體道金闕雲宮九,歷御萬道通明殿。
二儀未分溟鴻蒙,未有成形體未具。
狀如雞子混玄黃,已有盤古天地精。
自號高帝遊其中,治世成功蛻軀殼。
一靈不昧空中走,天地無極大法真。
始化於背膂之間,常有彩雲護龍體。
玉皇天尊掌天道,玄穹上帝王四方。
丹陛階下,相對而坐者:柳少卿、蚩尤、刑天對太上道祖、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夸父、麒麟、鳳凰、祝融、共工、天吳、帝江、銀靈子對太元聖母、北極紫微大帝、勾陳上宮太極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獨孤破天、冥侯、太陰鬼王大帝、雨化田、應龍、燭陰、鉤蛇、重明鳥、無支祁、窫窳、朱厭、蠱雕對神霄九宸大帝、東華帝君、東皇太一、無上元君、元始天王、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君、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君、中央玉寶元靈元老君、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北方洞陰朔單鬱絕五靈玄老君、上清元君、陸壓道長。鯤鵬一見,愣了半晌,不知就裡。乾坤法祖道:“鯤鵬,你不必說,本尊已然曉得,你且入座。窮奇,你有大功勞,本尊自然會嘉獎你,你先退下。”二人道:“弟子謹遵法旨!”各自去了。乾坤法祖說道:“穹高,要說十巫,還是你管理不周導致的。你那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順。還有那少昊,法力不過五方、六司之間,非是聖人一級,怎能委以重任?如今十巫出世,若是再復活那些個妖獸,又該如何是好?”穹高說道:“黃帝法力有限,終究不能和你我相提並論的。可是,他心懷天下,畢竟也封印了十巫這麼多年,你也不該過分罪責他。”乾坤法祖打住玉皇大帝,說道:“我也不和你說這些,如今四明山之戰,你說該怎麼辦?”玉皇大帝說道:“乾坤缽只能遮蔽十巫大陣的傷害,卻不能打敗十巫。依我看,不如你我各自把手下的精兵強將擺出去,打敗十巫,還天地一個太平。”乾坤法祖說道:“我這阿修羅界弟子,多是有大法力的,區區十巫,彈指之間,可教這一班妖女灰飛煙滅。但是,你天庭功德不夠,該是你先出手,破除殺戒才是。”玉皇大帝說道:“乾坤,你心中有氣,我也知道。但如今事關者大,萬一十巫尋得一個破解乾坤缽的法門,吸取了乾坤缽和碧霞元君的法力,助長了十巫大陣的威力。那時候,不要說我們,只怕連六大先天聖人都不能制裁他,你莫非忘了洪荒時代諸位大神打敗他們創造的妖魔的辛酸?難道你真的要看著天地之間變成妖魔鬼怪的世界麼?”此言一出,乾坤法祖沉默不語,良久,法祖說道:“罷了,且不和你說這些私事。柳少卿、夸父、窫窳、蠱雕,你們去一遭罷!”四人聞說,忙離開座位,說道:“弟子謹遵法旨!”玉皇大帝一看,喜出望外,隨即說道:“太上道祖、太元聖母、東皇太一、陸壓道長,有勞你們四位走一遭了。”四人聞說,也離開座位,說道:“臣等謹遵法旨!”法祖又不放心,說道:“銀靈子,你也去罷。”自然去了。這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