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靠山王傳兵授道 天寶將徵東為帥
章節報錯
上回說道昌平王邱瑞往各地催糧,雙槍大將丁延平督造戰船。二位公爺領旨,不敢怠慢,這一日那大業天子駕坐朝門,文武朝參已畢,昌平王邱瑞催糧回京繳旨。又過了五日,雙槍大將丁延平打表進京,言在山東登州府造完戰船一千五百號,望陛下速速發兵徵東。楊廣看本大悅,笑道:“蘇先生,催糧已足,戰船已完,未知幾時興兵?”蘇威道:“陛下,就擇日起兵徵東。若靠山王將養好些,須得請他同去,徵東一事,方有勝算。”朝廷道:“原來如此,只是帥印還在老皇叔處,成都啊,你往王府望望,老皇叔病恙可好些麼?看好得來的,不必提起;看形狀不能好,取了帥印來繳朕。”成都應道:“領旨。”退出午門,心中暗想:“這顆帥印在老大王手內,與他講理時,恐他不聽;要是明搶,自然是拿得來的,只是傷了和氣。哎!如今夫人不在,我一人前去,恐難圓情了。”硬著頭皮,徑來王府去也。
當下成都到得王府,家將先到王府內堂,對靠山王坐下大太保盧方通了個信。原來那楊林為大隋朝征戰一生,不曾婚配,只收得十二個義子,人稱十二太保,個個武藝高絕;又有一個義女,名喚張紫嫣,生得閉月羞花之容,沉魚落雁之貌,我且不表。那廂楊林聞報,謂盧方道:“方兒,天寶將軍頃刻便道?也罷,取帥印來。”盧方應道:“是。”便往外邊取了,進來道:“父王,帥印在此。”楊林道:“你好好放在床上。你到外邊接迎,進入三堂,要如此作弄,然後傳進。”盧方應道:“曉得。”便出房走到外邊,只見成都已到,作禮道:“天寶將軍,請隨我來。”在前引路,進入抱沙廳,居中擺了龍案,上供香燭。成都問道:“盧將軍,老大王病恙今日可好些麼?”盧方道:“蒙將軍問,臣父病體尚不能全愈。”成都道:“病已久了,怎麼還不能好?將軍去說一聲,小子要看望他。”盧方應道:“將軍少坐。”走到裡邊,轉一轉身出來,叫聲:“將軍,臣父睡著,叫聲不應。”成都聞言,陪笑道:“不必去叫,待小子等一等就是了。”
要曉老大王假睡,與兒子說通的。停一回只說不曾醒,又歇了一回,原說還不曾睡醒,等了許久,總然不醒。成都道:“罷了,不如進到老大王房內去等罷。”盧方說:“到也使得。”在前引路,一同入內。
楊林見了,料裝不下,翻個身,暗示盧方。盧方知其用意,揭開帳子,叫聲:“父王,天寶將軍在此看望。”楊林睜開眼,只見成都立在床前,喝道:“好個小畜生!天寶將軍來此,就該報我,怎麼全不說起?要你畜生何用!叫不醒,推也推我醒來,要天寶將軍貴體親蹈踐地,在此等我。家門不幸,生這樣畜生,罪惡滔天了。天寶將軍,老夫在此與你賠個不是了!”
成都見說,明知他父子演戲,陪笑道:“老大王安心保重身軀,不必如此,未知病恙可輕些否?”楊林道:“深感大恩,親來寵問,感激不盡。但老夫此病,傷心而起,血脈全無,當初傷損,如今處處復發,滿身疼痛,口口鮮血不止。此一會面,再不要想後會了。”成都道:“老大王說哪裡話來?小子勸老大王萬事寬心為主,自然病體不妨。”楊林道:“多蒙將軍費心。陛下徵東之事,可曾定備麼?”成都道:“多完備了。但是老大王有恙未愈,無人掌管帥印,領兵前去,未定吉日。小子看起老大王來,是這樣容顏憔悴,就全愈起來,也只好在家安享,那裡領得兵,受得辛苦前去徵東?是故夜不能寐,恐大事不成了。”叔楊林道:“陛下若要等病好領兵徵東,萬萬不能了。平遼事大,老夫病事小,老夫若有三長兩短,不去徵東了不成,少不得要將軍掌帥印去的。”
成都道:“這怎麼好!還是待老大王病癒,隨後到東遼高麗,帥印原歸老大王掌管。不知老大王意下如何?”成都道:“噯,將軍又來了。老夫這樣病勢,如何想什麼元帥?但此印當初受盡千般痛苦,萬種機謀掙下這印,今日老夫病在床,還將此印架在這裡,使我見見,曉得少年本事,消遣歡心。今陛下請將軍來,定要取去,叫老夫睡在床上,看甚功勞?老夫身死黃泉,也不瞑目。”成都道:“這便怎麼處?沒有元帥,三軍焉能肯伏?”楊林道:“老夫坐下十二個孩兒,雖是年輕,本事高強,志略也有,只是如今去徵東,多是老將軍元戎,那個肯服我兒?還是要天寶將軍掛帥的。”叫盧方取過帥印,交與成都。成都道:“老大王,小子無德無才,本不該掛帥徵東。只是老大王盛情難卻,權且收了,日後再議。”
楊林聞言,又叫道:“天寶將軍,你且過來,老夫有話對你說。”成都聞言,連忙走到床前,問道:“老大王,有什麼話對小子說?”楊林道道:“天寶將軍,你要為元帥,就要掌兵權的,可曉得為帥的道理麼?”成都道:“不小子無能,略知一二。”
楊林道:“既如此,你說與我聽。”成都道:“老大王,那執掌兵權,第一要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安營堅固,更鼓嚴明;第二,行兵要槍刀銳利,隊伍整齊,鳴金則退,擂鼓則進;第三,破陣要看風調將,若不能取勝,小子就單騎衝殺,以報國恩;一鏜要刺死驍將,一劍要砍倒能人,百萬軍中,殺得三回九轉,此乃掌兵權的道理。”楊林聞言,大喝道:“呔!你滿口胡言,講些什麼話!這幾句亂語,想為元帥了麼?不是這樣的,老夫教你為帥的道理。”成都道:“是了,請教。”無可奈何,只得雙膝跪下。楊林道:“天寶將軍,凡為將者,這叫做蓮花帳內將軍令,細柳營中天子驚。安營紮寨,高防圍困,低防水淹,蘆葦防火攻,使智謀調雄兵,傳令要齊心;逢高山莫先登,見空城不可亂行;戰將回馬,不可亂追。此數條,才算為將之道理,你且記著。”宇文成都道:“是,蒙元帥指教。”楊林道:“接了印去。”成都雙手來接,楊林道:“哎!此顆印乃我皇恩賜與我,我雖有病,你要掌兵權,本該與萬歲求印。只是事情緊急,也罷,舍了這些禮節罷!”成都接過,雙手捧好。不敢耽誤,趕忙回朝,已過三天,欽天監擇一吉日,將兵符劍印,送至天寶將軍府,不必細表。
又過了三月,那楊廣聞楊林身體全愈,降下旨意,幾位公爺帶齊十萬新收人馬並五萬御林軍,校場聽旨。正是:
南山猛虎威風烈,北海蛟龍布雨狂。
當下楊廣頂盔摜甲,立於校場上,封天寶無敵大將軍宇文成都為徵東兵馬大元帥,天靜公主穎兒為徵東監軍,天輔大將軍項子龍、驃騎將軍楊濟清為徵東副帥;龍驤將軍沙羽封、騰龍將軍宇文晟為徵東先鋒,車騎將軍呂彪、前將軍李劍南、後將軍韓修曄、左將軍林鬱瑾、右將軍趙靖為徵東副先鋒;兵部尚書元異人、冠軍將軍慕頤、鎮京將軍翟世傑總督後軍糧草;靠山王楊林、昌平王邱瑞、雙槍大將丁延平、七十二路總先鋒薛錦鳳、兵部侍郎宇文成龍、御林大將軍來護兒中軍護駕;潼關總兵魏文通、臨潼關總兵尚師徒、虹霓關總兵新文禮、汜水關總兵左天成,起四關半數兵馬,隨駕出征;共計大兵五十萬,戰船一千五百艘,御駕親征,開赴東遼。正是:
大隋英雄無敵將,管取難進刀下亡。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