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戰局激烈,北戎那邊也開始蠢蠢欲動,集結軍隊隨時準備強攻。

皇帝急的嘴角都上火了,他這皇位還沒坐幾天就滅國的話,那他可就成了亡國之君了。

“你們都說說,現在該怎麼辦?”

底下的大臣頭一個比一個低,個個都裝死。

皇帝直接點名,“陸國公你來說。”

陸國公眼睛一轉硬著頭皮道,“臣以為應該先集中兵力對付西嶺那邊的人。”

比起北戎這個老對手,還是西嶺那邊更讓人忌憚,畢竟那位名聲在外的攝政王行事手段詭異。

皇帝心裡的火氣幾乎壓不住,“你說派誰去?”

道理他當然都知道,問題在於現在無人可用。

本來有鎮南王在邊關,北戎在怎麼做妖一直受的很穩。

現在傅家撤了,邊關根本沒有可以擔起大任的大將。

西嶺那邊倒是有周將軍可以支撐一會兒,但是也不夠用。

蘇侯爺早年也是行軍出身,帶兵打仗的一把好手,可惜半個月前退走老家了退傷復發,恐怕也很難在上戰場。

“難道我堂堂大啟就找不到有膽色的好男兒了嗎,現在正是為難之時,也該是新一代承擔自己責任的時候了。”皇帝義正言辭的暗示道。

底下的大臣無人接話,包括武臣,誰也不想把自己孩子送上戰場。

這些大臣都是人精,心裡知道這時候把人送出去,多半是炮灰。

皇帝眼裡閃過失望,這種事情也不好強迫,只好畫大餅,“如果這次誰能在戰場上立下軍功,朕大大有賞。”

最後只有太傅站起來,“臣的小兒子,如果陛下需要的話,可以前往。”

皇帝很是欣慰,嘉獎了一翻。

下朝以後,太傅嘆了口氣,神情越發的蒼老了。

“你這又是何必呢。”兵部尚書勸道。

太傅摸了摸鬍子,“總要有人要站出來的,難道真的要眼看著大啟亡國。”

“傅家一直站在前面,抗了這麼多年,結果怎麼樣有目共睹。”兵部尚書神色凝重,“太傅的赤子之心,我佩服。”

他是做不到向太傅這樣大義,把自己兒子推出去的。

這種時刻大家心裡越發的感嘆,傅家一代代全部死於戰場,還是一步未退,是多麼的不容易。

大義的太傅,當天晚上就被夫人關在門外不準進門。

西北那邊打的正激烈,不斷上書要求增援。

北戎也開始試探大軍壓境,說不定哪天就打進來了。

皇帝急的夜不能寐,再次召集重臣,要他們想辦法。

陸國公出主意,“讓傅景朝出兵。”

其他人不出聲,到現在了還想把人家當冤大頭,真當人家是傻的嗎?

皇帝臉上也出現了遲疑之色,“這…能行嗎?”

“怎麼不能行,之前的事情都是誤會。陛下下旨多加撫慰,看在這麼多百姓的份兒上,世子一定會出兵的,傅家不是大啟的戰神嗎,這個時候當然要站出來了。”陸國公無恥的道

這是一邊給顆糖一邊用大義道德綁架。以前鎮南王府不是沒有和朝廷鬧翻的時候,最後還不都為大義而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