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浠和村長兩人去了嶽西村村長家,那是個鬍子花白的老頭,體格粗壯,一看身體就很結實。

面對外村人,嶽西村村長表現很平淡,顯然不是很熱情。

林浠見著樣子也不氣,道:“村長,我們是為了貴村排水難題來的。”

老頭聽了眼睛都是一亮,立馬招呼妻子給人沏壺茶,“怎麼說,你有辦法?”

“有是有。”林浠對於這個小老頭的反應很滿意,賣了個關子,“不過這也不能白告訴你不是?”

嶽西村村長很上道,一拍胸脯,“小姑娘你去村裡打聽打聽,誰不說我是個說到做到的人,告示都貼在外邊了,只要你說的方法有用,告示上說的東西我都許給你!”

“看得出來村長是個豪爽的人。”林浠笑道,“只是我們不要錢財。”

“哦?那你們想要什麼?”嶽西村村長問。

“我們要糧食。”林浠正色道,“如果我們能幫你們村解決積水的問題,希望村子能出一批糧食作為報酬。”

“這個好說!”嶽西村村長一擺手,十分大方,“我敢給你們打包票,只要能將這件事處理好,什麼都好說!”

林浠也沒想到嶽西村的人都能這麼好說話,想來嶽西村遠離其他城鎮,民風確實是更加淳樸,做事也很大膽。

連他們這樣的陌生人說的話都不懷疑。

與嶽西村村長商量完具體細節之後,林浠便和村長回去動員南月村人,臨走時還向嶽西村要了些紙筆。

挖水渠是一項大工程,有了南月村村民的幫助能快上很多,南月村人一聽幫忙就有糧食拿,一個個二話不說,擼起袖子就表示自己能上!

現在還有啥比糧食更寶貝?出點力氣又咋了!

事情發展順利,林浠之後很快就將自己鬧海中的水渠大致規劃寫到了紙上,很快,一張水渠的計劃書就成型了。

林浠將計劃書交給嶽西村村長,兩人討論了一下可行性,修改細化其中一些細節後,隔日就召集人員開工了。

積水一直是嶽西村村民的心頭大患,聽到有人有辦法解決,根本不需要做多少動員家家戶戶就都拿著傢伙出來了。

林浠只負責出計劃,到了動工的時候便是由兩村村長帶隊進行的,工具不夠,剛開始是男人們在挖水渠,挖不動了就讓女人上。

南月村人是為了糧食,嶽西村人是為了自己的家,一個個都動力十足。

能上手施工的人都去了,身體不好不能上的就在村裡準備兩村人的飯食,南月村人怎麼說都是來幫忙的,好客淳樸的嶽西村人說什麼都要管飯。

被雨水浸透的土地十分鬆軟,並不費多大力氣,所以兩村人男女接力進行施工,進度出奇的快。僅僅五天,整個水渠的雛形便已經基本成型了。

期間還下了兩日雨,村民們驚喜的發現,雖然水渠並沒有挖好,但是村裡的積水確實有一部分進入了水渠,稍微緩解了內澇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