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桐山之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境蒼州,桐山城
天江城南邊是天元大陸西河的支流天孤江,其江南岸連繞著桐山群山,沃野一片的桐山城,則處在其間。
不像天江城的尷尬情況,桐山城地理位置異常之優越,而且土地肥沃,城北桐山與一片群山相環繞,城西臨靠流經天江城的西河支流,也就是天孤江的上游,交通十分便利,此外還有諸多有利因素,因此吸引著附近的人紛至。
早在幾十年前,桐山城本來是熱鬧非凡之處,方圓數百里內,此城一家獨大。
那時桐山上半山腰處坐立著桐山派的宮門重地,那時桐山派還有著一巴掌數目的天境高手,甚至更有一個達到了天境上階。五個天境坐鎮的強盛桐山派在方圓千里內可謂是大級別的門派了。
只是可惜,不知道是何原故,原本極強的山門,一夕之間慘遭滅門。那一役後,桐山派的根基也所剩無多。
原本桐山派的實力不復存在了,一個天字五位數與一個只有天字一個數的宗門相比較,之間的差距,就如同一根手指頭與一個巴掌差別,前後打人之實力懸殊顯而易見。何況還只是一個天境下階的。
這幾十年來,桐山派勉強升上去一個天境的人物,還只是天境下階的。
不過能有一個天境高手坐鎮已然不俗,至少細柳城那邊對此人還是蠻重視的。
桐山下桐山城。
桐山城劉家佔據了山城不小地盤,劉家經商為業,家財甚多,因此能在桐山城有一席之地,這也是能理解的,習武是很要緊,但普通人吃飯更為重要。
但最為奇葩是,劉家家主劉成雖家財萬貫,卻從不管劉家的家業,而是當了個實實在在的甩手掌櫃,他也修煉去了。
劉成是個武痴,一整年跑回家中多半是要閉關修煉,隔三差五的,一閉就是數月半載。
此時繁華熱鬧鐘大街上,劉成的兒子劉方寸東看看西望望,正在物色今天的主角兒呢,吊兒郎當的搖著扇,時不時拍一下手掌,又對著街上的小娘子指手劃腳,一陣品頭論足。
“這個胸小了,沒手感,不成。”
“這個太高了,要是騎上去,那不得像騎著一頭長脖子的馬啊,那豈不是遲早要翻車?”
那還有一個,劉方寸表情非常不自在的咳了咳,縮回了手後,對著後頭的護衛澄海說道:“剛才那個,背影是真的曼妙多姿啊,可沒想到一回頭,那張臉寒磣得能嚇死我。”
“啪”劉方寸甩手把摺扇收了起來,發出清響,又是唉嘆一聲。
若是有人仔細來看,肯定能看出來劉方寸那把扇子上大有學問,扇紙上畫的是神色俱備的‘龍鳳圖’,裡面男女人物神情惟妙惟肖,也不知道是哪個名家嘔心瀝血的力作,反正不俗。
扇葉上題著一首不知名的春詞,上道”金槍鏖戰三千陣,銀燭光臨七八嬌。不礙兩身肌骨阻,理祛一卷去雲橋。”(曹雪芹) 細字又題是夢中所得的詩句,玄妙非常,書法寫得行雲流水,一看就是出自大家手筆,底下題款是古樂府,劉方寸這一扇子估計百金是難求。
古樂府,論畫的造詣上也就只有儒家能比一比,所有古樂府的作品在市面上,通常都是有價無市的稀罕物。
無奈地往旁邊陰涼的樹蔭靠了靠,玩累的劉方寸說道:“本來是想讓澄海大哥你也開頓葷的,沒想到這條街這麼不帶勁。”
一旁的護衛用沙啞的聲音,回道:“公子,您請自便。”
“看來還是得去玉勾欄找找。”
桐山城的玉勾欄算是上等的紅樓,其佔地不大,但因靠近桐山勝景,周邊風景也不錯,客人來此絡繹不絕,只不過這桐山勾欄院只有七層樓。
七層樓有主兒代表著這家勾欄院名氣在大陸來看已趨近上流了。
天元大陸三州各處都遍佈著勾欄院,各處雖有各處的特色,不過等級上的劃分卻是一樣的,那就是勾欄院的等級是按照有主兒的樓層的層數來評定的。
通常情況下,只有一二三層樓的勾欄只算下等的勾欄院;有四五六層樓的勾欄院偏好些,能算是中等;再往上七八九層樓的勾欄才是極品上等的。再往上就不能加樓層了,這個是勾欄院不成文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