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執筆入世 第八章 好戲正式上演(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三思完全無視陳小德,他心無旁騖,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從死者體內取出的心肺之間。
這絕對不是一對正常的心肺。
因為它們過於的肥大,水腫,看上去就像是一堆灌了水的爛肉。
覆蓋於臟器表面的心肌和肺部纖維呈現出肉眼可見的斷裂趨勢,隱約還能看到乾枯的血管紋路之間留下的增生痕跡。
這個世界的仵作並不具備現代的臨床醫學知識,對於人體器官的結構及病變的瞭解也很是有限......或許當他們開膛驗屍的時候也曾看到過死者心肺的異樣,卻被當成是死亡之後正常的水腫。
從而無視了那些最重要的線索。
心臟肥大,肺部水腫,心肌纖維斷裂,間質纖維增生,淤血等等一系列的病理檢查結果,在系統解剖學中有過清晰的記載——缺氧窒息所導致的臟器變化!
結合死者體表屍斑的顏色,口腔粘膜及眼角下的出血點,李三思現在已經完全能夠斷定,孫無常確實是窒息死亡!
這是一個重大發現,確定了死亡原因,接下來便是推敲作案的手法......兇手是如何做到的?
正常思路,無非就是勒脖子或是捂住口鼻,隔絕氧氣造成窒息。
可死者的脖頸處十分平整,並未有淤青或是其他任何痕跡。
而且守城將士發現孫無常的時候,他的臉上也沒有任何痛苦的表情,反倒是顯得十分安詳,就好像是睡著了。
完全不符合兇手作案的標準。
更重要的一點,這樣的思路同樣無法解釋兇手是如何走出那間封閉的小屋的。
究竟還有什麼遺漏的地方?
李三思緩緩閉眼,本能性的進入了思維宮殿。
他又一次走進了那間小屋,坐上了那把搖椅,開始了不知道是第幾次的覆盤。
所有線索在他大腦中一一排列,開始歸納,整合,最終總結出兩個問題:
【一:兇手的作案手法——他是如何造成孫無常窒息死亡的?】
【二:貫穿始終的問題——兇手是如何離開那間封閉的小屋的?】
【按照自己此前的推斷,兇手若是想在密室內殺完人之後再出去,唯一的可能性便是有第十一位守城人的存在,但此推斷已經作廢......而兇手若是在室外依靠某種方式殺死孫無常,確實可以造成密室殺人的假象,但那樣做的話,死者的身上就一定會出現傷口......但從目前的屍檢結果來看,這一點同樣不成立。】
【也就是說,不管兇手怎麼做,他都不可能在已知的線索和條件下,成功的完成密室殺人......除非,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密室,或者,根本就沒有兇手......等等!】
坐在搖椅上的李三思突然皺緊了眉頭,感覺到自己的思維意識受到了某種顛覆性的衝擊。
【密室是肯定存在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案發次日,守城將士去找孫無常的時候,那扇唯一的窄門是被反鎖住的,有目共睹。】
【但是,兇手卻從沒有真實的出現過,他一直都只存在於人們的想象中。】
【即便是自己,從接手案子到現在,因為先入為主的思想,讓我潛意識認為一定有一個兇手的存在,以至於接下來所有的推理過程都離不開那個從未留下過任何痕跡的兇手。】
【所以每次也都卡在了兇手是如何離開密室的這個環節上。】
【而當所有的線索和證據都無法解釋兇手是如何走出密室的時候,是否可以換個思路......如果沒有兇手呢?】
【沒有兇手,說明他就是自殺……可晚年生活很是幸福的孫無常怎麼會毫無徵兆的選擇自殺?】
【那麼最大的可能性便是:他主觀上並不想自殺,只是在某種不知情的情況下觸發了某種死亡條件,被動性的殺死了自己!】
【接下來,只要找到那個死亡條件,就能將斷裂的線索完整串聯,從而讓真相浮出水面!】
【會是什麼?會是什麼!】
【!!!】
【深夜,老卒,密室,窒息,昏睡,意外,沒有痛苦,沒有傷口……嘶~】
思維定格到這裡,搖椅上的李三思再也沒有醒來,就好像案發之夜躺在搖椅上的孫無常一樣,在睡夢中死去。
殮屍房裡的李三思卻睜開了眼,眸間滿是疲憊。
身體也有些透支。
但他的神色卻異常的清醒,甚至有些興奮:“原來如此!”
剛從思維宮殿中回來的李三思神念尚未完全散去,甚是敏感,所以他很快便感知到有兩道目光在直勾勾的看著自己。
本能性的轉身回望,發現除了陳小德正面色古怪的盯著自己外,白衣術士不知何時也已來到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