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謹慎,李根一開始沒有急著參與,而是先觀察了兩天。

劉家滅門,劉府大宅是毫無疑問的凶宅,拍賣甚至無人問津。

但劉家旁的一些不動產,則有不少人眼熱。

雖然兇災讓很多人心中猶疑,但對部分人來說則是難得抄底良機。

剛開始,大家都沒急著出手。

但隨著時間推移,有頭幾個吃螃蟹的人後,其他有想法的人,便開始紛紛動手。

李根置身其中,不顯山不露水,加入進去。

總體來說,他的競爭對手其實不多。

包括李氏印刷廠本身在內,周圍地價都不是特別高。

這片地方,嚴格說來略有些偏,並非河口鎮中心與碼頭區。

劉家物色此地,或者說背後主使者看上這片地方,相信也有隱蔽不惹人注意這方面的考慮。

這讓李根可以有條不紊出手。

連著幾天下來,收穫頗豐。

首先印刷廠左右兩片地,李廠長全部拿下。

緊接著,後巷與印刷廠相對的地,位於印刷廠正後、左後、右後三片地,也被李根收入囊中。

隨後,他再拿下印刷廠前輩街上正對面那一片院子,相當於印刷廠正前方的地。

等於是印刷廠周圍各個方向,一共六個地塊入手。

剩下街對面左側和右側兩片地,相當於印刷廠的左前方和右前方,李根沒能拿到。

這兩片地各有不同競爭對手,他們的相同點則是都財大氣粗。

李根當前財力最多隻能再競爭一個,最終他思索再三後,兩塊地都沒有叫價到底。

到手的六塊地,已經花費他一萬七千多銀元。

剛新鮮出爐的萬元戶,沒幾天現金就已經消耗大半。

畫報掙來的資金全部投進去不說,還加上他從劉家刮來的部分橫財。

最後只剩下劉家那三根各自十兩重的大金條。

這筆相當於三千銀元的資金,李根最終留下不動。

權當做自己壓艙保本的最後身家。

如果真有什麼意外,他也有退路和翻盤的餘地。

說難聽了,假使將來有一天被迫跑路逃亡,工廠生意背不走,李老闆也不至於身無分文。

當然,那是最壞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