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皇家聯歡晚會(第2/4頁)
章節報錯
的確不過分,問題在於,這是封建社會啊,皇帝平日裡要什麼沒有?
說到底送來的這些禮物大多數都是庫房裡壓箱底,要麼就是幾年之後送給來送禮的外國人,真的沒啥意思。
更何況,禮物的本質,是在心意而是價格。
親手製作的禮物,很多時候比花錢買來的更有意義一些。
更何況,如今這個時代給皇帝送禮還算小問題,畢竟大多數官員家裡都太有錢了。
然而隨著科舉的逐漸完善,若是這條制度保留下去,那家裡有錢的給皇帝送禮不心疼,但那些沒錢的官員怎麼辦?
同僚都送了,我也不能不送不是?那就只能在貪汙上想辦法了。
最終,這給皇帝的禮物,還是要從民脂民膏之中搜刮,性質就變了。
所以早在幾年前李月辰就跟侄子說過了,將來他登基之後,這一條一定要取消。
至於說外國使者送禮,那屬於外交活動了,性質不一樣。
送禮環節過去之後,接著就是節目表演了。
這個時候,藝人們都已經到達了大殿外面臨時搭建一排帳篷裡面,化妝完畢,按照司儀的主持開始一個個上臺表演。
開場節目是一個人數超過三百人的大型歌舞表演,一下子就讓整個大殿裡開始熱鬧起來。
這舞團裡面有漢人也有其他民族,不同民族之間的舞蹈動作糅合的恰到好處。
而音樂的聲音也在大殿各處響起,讓人分不清到底是從哪裡傳來的。
自從電話搞出來之後,一些原理相同的其他產品也在之後的幾年陸續出現了。
比如說,話筒和音響。
雖然現在的音響放不了太大的聲音,但只要數量夠多,那就不叫事兒。
現在雖然做不出電子樂器,但是隻要在樂器面前架個麥克風,聲音自然就能透過電流傳達到佈滿整個大殿的音響了。
但因為技術原因所在,現在的音響多少還是有些失真。
所以唱歌的歌手以及後面演小品的演員都沒有使用,而是儘量用自己真實的聲音。
除此之外還有相聲節目,這個倒是引得大殿上笑聲不斷。
因為風氣開放的原因,就算拿皇帝開涮,也沒人說什麼。
比如現在,臺上的兩個人就說到了怕老婆的話題。
“你說你,還怕自家婆娘,說出去我都替你感到丟人啊。”
“這有何丟人的?咱大唐怕自家婆娘的還少嗎?”
“可有憑證?”
“有歌謠為證啊!這幾年流行的回波樂你沒聽過?”
“哎喲,這還真未曾聽聞,吟誦兩句聽聽?”
“回波爾時栲栳,怕婦也是大好。外邊只有裴談,內裡無過李老!”
這句話一出來,全場鬨堂大笑。
讓本來接下來還要繼續表演的兩人也不得不暫時停下,等笑聲過去。
外國使者都能聽懂漢語,同樣跟著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