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這種方式能夠讓師父教的更詳細,但缺點同樣明顯,那就是沒有精力一次性教學太多人。

所以理工大學的建立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現在帶著學生們過來計算資料,整理教材,也就是在為了這個做準備。

……

而工程院也沒有讓李月辰失望,在二月初十這一天,大唐帝國第一臺卡車就已經出現在了工程院的院子裡。

這臺卡車還沒上漆,全身都是銀白的金屬色。

長六米,寬兩米五,最高點三米六。

前二後四的六輪設計,同時車斗加了防雨棚,兩座駕駛室。

說真的,這臺車的資料很差,若是以未來的標準來看,別說軍車,連貨運卡車的標準怕是都達不到。

然而在這裡,卻顯得跟整個時代格格不入。

李月辰親自上去嘗試了一下,各方面資料勉強能看得過去,動力也足夠。

作為軍車來說,至少能夠滿足最低限度的載人和運貨的需求。

連續測試了三天之後,確定了沒問題,於是讓他們開始上漆,將車塗成迷彩樣式的。

隨後叫來了二哥李賢,讓他也實際觀察並且乘坐了一次之後,下達了命令。

讓他抽調一批工兵,在邙山山腳下找一塊地方,建設駕校。

兩種車型分別是軍方的越野和卡車,目前由李月辰親自擔任教練。

等教出第一批學徒之後,一部分放在部隊裡面,另一部分留在駕校裡面當教練。

隨後的幾天時間裡,李月辰畫出了施工圖。

首先是駕校內部的各種設施,八字彎,S彎,單邊橋等等各種教學設施都是必須的。

同時訓練大綱也在編寫之中,為了培養出獨當一面的駕駛員,單單李月辰教他們開車是不夠的。

還需要工程院的大佬親自過來上課,教他們機械構造,以及更換輪胎和零件等等各種技能。

與此同時,也沒忘了讓工程院那邊加速製作一款千斤頂,這是修車和更換輪胎必不可少的裝置。

而這個時代也不用考慮氣壓或者液壓式,就做那種最簡單的機械千斤頂就行。

其結構是螺旋式的,對於已經能夠成熟製造螺絲的大唐工程院來說,這東西並不算多難。

李月辰對其同樣很熟,極限運動員有不少都喜歡自己改裝摩托車或者汽車,對這東西同樣熟悉的很。

而機械千斤頂比起液壓或者氣壓的也足夠便宜,算是價效比很高的產品。

考慮到如今的工藝水平和材料問題,李月辰對他們的要求是,這個千斤頂要能夠支撐二十噸的重量才算合格。

工程院那邊看了一眼設計圖,認為問題不大,馬上答應下來,承諾駕校建造完畢的時候便能交付一批。

得到了答案之後,李月辰繼續回去琢磨關於理工大學的事情了。

而她的繁忙,則是跟皇帝李顯產生了極為明顯的對比。

飛球場建立完畢之後,李顯又自己玩了一段時間。

將規則琢磨透了之後,手感也練的差不多了,於是開始的邀請大臣們過來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