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集仙殿內,李顯將幾個兄弟姐妹都叫了過來,商量著未來的問題。

他左手盤著保健球,右手拿著一把摺扇給自己扇風:“幾年前月辰就說過,將來還是要回到長安,這些年也在為此做準備,時機可到了?”

這話倒是沒錯,這幾年李月辰一直都在將很多店鋪在長安開分店,同時很多生產工廠也都安排在了長安。

實際上目前單論經濟水平,長安是比東都要高不少的。

只不過因為現在皇帝在東都,再加上各種娛樂設施,所以民眾的生活水平這一點,還是東都更高一些。

宣城公主回答道:“不過此刻若是回長安,可能會對東都的經濟水平有巨大的影響。”

“不會太大的。”李月辰搖了搖頭,“那些店鋪,並不會遷走,而是在兩地都開店而已。”

“說起來,每年都有足球比賽,那是否要在長安再建一座球場?”李賢開口問道。

“也行。”

李月辰點了點頭:“不過在長安肯定要做個相對大一些的了。建成需要幾年時間,也不用太著急。至少下一屆世界盃還是在東都舉行。”

“另外那飛球的球場,也該在長安重建一座吧?”李顯開口問道。

“那個簡單,最多幾個月就能完成了。”李月辰點了點頭,表示這都小意思。

況且回長安也不是現在就回,就算提出了計劃,也需要一段時間來執行。

“那明年年底如何?”李旦開口問道。

“不夠,我的公主府,以及阿兄的相王府都需要在那邊建起來,至少要需要三年時間。”李月辰說道。

雖然說工期要不了那麼長時間,但三年時間也是為了做一個緩衝,給其他人一點心理準備。

畢竟皇帝突然離開,肯定會對東都的局勢造成不小的影響。

這些都需要提前考慮到才行,不能說走就走。

不過可以在報紙上先刊登出去,給外界一個適應和準備的時間。

其他人都點點頭表示贊同,三年時間的緩衝期應該是足夠了。

……

於是在八月初一,報紙上刊登了三年後皇帝回長安的事情。

這條訊息一出來就在全城引發了巨大的討論。

這些年,東都的百姓都已經習慣了皇帝在這裡的日子。

不如說,現在年齡不到二十歲的小孩子,壓根就不知道,原來長安才是大唐的國都。

現在皇帝要走了,不少人都感覺有點迷茫,多少有些失落。

但因為什麼失落,一時之間又說不清楚。

而很多年紀比較大的,則是考慮著皇帝走了,會不會對自己的生活水平產生什麼影響。

相對於普通老百姓,有錢人考慮的則會更加複雜一點。

他們都能想得到,皇帝回去之後長安的經濟必定迎來一波爆發。

所以在看到新聞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家族派人去長安買地,準備開商鋪。

只不過現在去未必來得及了,因為便宜的地早在很多年前就被李月辰買下來了,如今很多太平集團的商鋪都已經開始營業了。

他們現在入場,實際上已經比較晚了。

更何況到時候還要去工商部備案,領取營業執照什麼的,手續上也比較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