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餾塔的設計圖已經畫出來了,看似不難,但對材料和內部細節需要很強的把握。

另外就是管道,這年代說起管道,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竹筒。

但竹子容易老化不說,還容易被蟲蛀,更別說日曬雨淋之類的事情。

所以李月辰的想法是製作陶瓷管道,現在螺旋結構已經有了,陶瓷管道製作出來就能擰上去。

只要在介面處塗膠或者是帶上一些麻之類的玩意兒,應該能夠解決密封的問題。

最關鍵的一點是,對於手藝高超的陶瓷匠人來說,這管道是可以做成任何形狀的。

竹子很難七扭八拐的,但陶瓷可以,能夠任意塑性。

這才是李月辰選擇陶瓷管道最重要的原因。

聽完了她的計劃之後,裴匪舒忍不住問道:“可是殿下,如此一來,成本會極其高昂……”

一個陶瓷和一個竹子,想想都知道哪個更貴。

李月辰點點頭:“我知道,但陶瓷能長久使用,日後維護成本反而能降低不少……”

石油的使用至少會延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有可能。

所以現在直接使用陶瓷管,反而有助於減少日後的維護成本。

況且煉油廠一開,到時候各種煤油汽油瀝青之類的副產品出來,這點投入很快就能賺回來了。

穿越者的優勢就在於知道什麼東西是可行的,所以能夠不遺餘力的往這個方向去發展。

聽到公主的命令,工匠們也不多說什麼,點點頭表示馬上開始實驗。

除了分餾塔之外,李月辰還讓打造一種鐵瓶子,看到時候能不能用來運輸天然氣。

畢竟那塊地下面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到時候可以運輸一部分回來,另一部分用做煉油廠的消耗。

確定了計劃之後,李月辰就回去上課了,讓他們有什麼問題隨時通知自己。

雖然不一定能解決,但至少只要能給個思路也是好的。

二月十五,新一年的春闈如期舉行。

如今的春闈跟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區別,不但有很多女考生,制度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

現在考完試之後,如果高中,那就需要進入政法大學再學習一段時間。

當然這其中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純粹就是為了給國家培養人才。

而在政法大學內部,也分兩種學生。

一種是科舉考過了的,需要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之後,派出去從基層官吏開始做起。

還有一種是參加政法大學的考試進來的學生,這些學生要在這裡學習四年時間,然後參加考試。

只要考試能過,那直接就能分配到各個州縣去當法官,或者是其他政法部門。

值得一提的是,李月辰並沒有採取未來的高考模式,而是松進嚴出。

入學考試其實很簡單,基本上只要識字都能過。

但畢業考試難度就相當大了,考不過是絕對不會給畢業證書的。

因為李月辰曾經的經歷,知道很多大學生其實幾年都是玩過去的。

這樣不但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加劇了社會的內卷。

很多大學生的終極目標就是及格就行,只要不掛,什麼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