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侍制度李月辰認為是這個時代值得保留的傳統,所以徭役裡只留下這一條。

所謂給侍,就是國家對上了年紀的老人會定期派人去伺候的一種制度。

而如果年輕人家中有老人,照顧自家老人,也算是服徭役了。

所以李月辰想要將這種制度保留下來,以後的年輕人要服的徭役就只有這麼一種。

而且是優先照顧家裡的老人為主,而家裡沒有老人的,或者家裡孩子多的,則是要分配出去照顧那些獨居老人。

這樣的制度也符合封建時代以仁孝治天下的核心宗旨。

尊老愛幼,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值得讚頌的。

以前網路上有不少人都說,很多電視劇裡的反派說的都很對,感覺他們說的才符合現實。

但這麼想本身就是錯誤的。

就如同沙丁魚和鯰魚一樣,沙丁魚不好動,容易因為缺氧死亡,所以要放幾條鯰魚進去使其活躍起來。

反派做了那條鯰魚,鯰魚有鯰魚的道理和做法,這些道理聽起來感覺一針見血,符合現實,但為何不能推廣?

這也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問題,為什麼這個社會需要一些看起來就假大空的道理和三觀?

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想要完成一個七十分的事情,那就最好把目標定到八十分。

社會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先把那些看似假大空的道理定為一百分,落到實處才能有五十分。

鯰魚的道理聽起來很對,因為他說的就是五十分的道理,剛好符合這個社會而已。

如果大部分人都推翻那些一百分的假大空道理,認為那些虛假做作不合理,都去遵從五十分的鯰魚道理,那麼這個社會只會變成二十五分甚至更低。

這也是李月辰為什麼要保留給侍制度的原因,或許在將來,民智一開,很多人都會說這是皇室為了收買人心而做出的決定,但無論如何,這件事情只要做了就比不做要強。

聽到女兒的回答,武則天想了想:“那這攤丁入畝一旦落實,難道不會激起士族反抗?”

目前這個時代,宗族制度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徭役和賦稅的存在,才能保證在族內的話語權。

因為人頭稅就代表著,只要你活著就必須交稅。為了能交上這足夠的稅,哪怕被壓迫,也必須要去租宗族的地來種,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活下去。

可攤丁入畝意味著稅制的改革,從人頭稅改為地稅以及其他稅種。

最顯著的改變就在於,如果你無地無產,那就不用交稅了。

也就是說如果租地的費用太高,可以選擇不租,反正沒地也不需要交稅。

對於最底層的農民來說,這樣的稅制意味著他們有了一點選擇權。

而對於那些士族來說,原本就是靠著租地出去來掙錢的。

反正你不租總有人願意租。

可現在這一點也改變了,攤丁入畝就意味著,朝廷可不會管你到底有多少地沒種。

只要這塊地在你名下,無論你是否播種耕種了,那該交的稅就一分都不能少。

所以武則天擔心,這樣的政策極有可能激起士族的反抗。

“阿孃不必擔心那些。”李月辰端起茶杯,“孩兒多年前改革不良人和金吾衛,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做準備的嘛!”

一旁的李顯也笑道:“孩兒認為,就算士族反抗,也未必翻得起太大風浪。”

“哦?那你倒是說說,原因為何?”武則天反問道。

李顯說道:“這些年月辰不斷地研究糧食產量,現在產量比孩兒幼年時期高出許多,再加上連年風調雨順,根本不構成農民造反的條件。若單說士族的話……”

說到這裡,李顯搖了搖頭,就算他這不懂軍事的人都知道,但靠他們,在新軍的面前就跟紙湖的一樣,根本不具備任何反抗能力。

聽到他的回答,李月辰也忍不住笑了笑。

老哥說的倒是沒錯,只不過她並不準備讓軍隊參與內部維穩,這種事情還是金吾衛來做就好了。

他們兼顧著武警和特警的工作,將來或許可以再劃分一下,但這個時代就沒必要了。

只不過對武則天這個皇帝來說,做事謹慎幾乎成了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