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年底了,按理說應該是舉國歡慶的日子。

由於這個時代的生活節奏很慢,所以每年到了這個時候,老百姓都早早的開始慶祝新年了。

皇宮裡面也是差不多,各國使者也差不多都到了,互相走動,給大臣們送送禮物什麼的。

然而最近皇宮內部卻瀰漫著大片的陰雲,不為別的,因為宮裡的兩人最近各種明爭暗鬥。

按理說這種事情多半是不會引人注意的,但這次不同的地方在於,鬥法的這兩人不一般。

一個是軍方代表張易之,另一個則是他的兄弟,陛下的面首,張昌宗。

說起來也不是說什麼大事兒,兩人就為了爭一個工程院最新試驗品的名額斗的不可開交。

先是張昌宗跑到大理寺去保安,說是張易之帶人衝進他家裡打砸搶。

張易之被抓之後,還沒來得及審問呢,軍方就過來撈人,說他是軍人,就算犯法,也要以軍法處置。

大理寺無奈,只能放人。

但這事兒被捅到了陛下那裡,皇帝表示軍方說要帶人你就放?你把皇帝還放在眼裡嗎?

沒辦法,大理寺那邊只能硬著頭皮帶人去軍營裡要人。

可問題是連軍營大門都沒能進去,軍營裡不管那麼多,沒有軍方或者皇帝的手諭就是不能進。

他們又不敢帶人強闖,不然門口那哨兵手裡的斧頭是真敢往下砍。

……

這件事情鬧的這麼大,朝廷裡當然是人盡皆知。

但誰都不敢管,這兩人背後分別站著鎮國公主和皇帝,等於兩人在隔空鬥法,若是隨便插手,一旦被捲進去,後果可是相當嚴重的。

於是就只能跟看不見似的任由兩人隨便鬥,大理寺也不插手了,讓他們隨便去搞。

而張氏兄弟的鬥爭在三天之內就數次升級,從一開始的衝家門變為了帶人在大街上火拼。

事情搞的這麼大,朝廷愣是跟瞎了一樣,沒有一個人過問。

就連專門負責噴人的御史臺也是安安靜靜的,根本不敢在朝堂上提出來。

現在這事兒不好站隊,無論最後公主和陛下誰輸誰贏,對他們而言都無所謂。

陛下贏了,將來會傳位太子李顯,天下重回大唐。

公主贏了,就算她要來第二個玄武門,也無所謂了。

反正她要能力有能力,要手段有手段,只要她也姓李,那就夠了。

更何況如今公主都三十歲了還沒有結婚,顯然是沒有那方面的想法了。

那就算她當了皇帝,繼承人多半也會從李氏宗族之內選擇,怎麼都無所謂。

可雖然大部分人都這麼想,但不是所有人都抱著一樣的想法。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仍然還在捉摸著站隊的問題。

公主手段太厲害,自己本身又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高手,若是她當了皇帝,對世家的削弱可能會比當今陛下更狠。

所以對這些世家大族的人而言,將來還是讓李顯來當皇帝才是最好的結果。

可問題是如今張氏兄弟相鬥他根本插不上手。

太子終究只是個太子,並不是皇帝,手裡本就力量有限。

更別說如今的皇帝雖然年紀大了,但腦子一點都不昏,根本沒有給他太大的權力。